本书开展了以“志愿翻译”为对象的系统性研究。主体章节融合了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译者行为批评框架、翻译实践影响因子体系、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分别从产品、过程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分析了多个志愿翻译行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志愿翻译的范畴、类型、历史发展及其当代特质,点面结合地比较了志愿译者与专业译者的行为异同,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完善了能够合理评价各类翻译产品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志愿翻译对当代大众生活和语言服务产生的重要影响。书中案例聚焦于草根全球化背景下智媒化、多模态、社交性的新媒体翻译活动,关注当代日益壮大的志愿翻译社群,介绍了推动译者培养和语言服务发展的志愿翻译相关经验,有利于提升社会大众对于翻译价值和翻译本质的认识。作者不仅揭示了当代志愿翻译呈现出的去中心、去权威、去主流话语特征,同时论述了发挥志愿翻译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话语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