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本为明万历四年(1576)程氏姑孰刻本,底本源自南宋晁子健绍兴二十三年(1153)刻本,乃现存《坛经》早期重要版本之一。
全书一卷十品,承袭元代宗宝本分品框架,但经文保留唐代敦煌写本部分古貌,经后附录《机缘》《颂偈》为明代新增,体现三教融合特征。现藏国家图书馆善本库,属海内孤本。较宋元本多存早期异文,可补敦煌本残缺,为《坛经》文本演变研究提供关键链环。此本底本为典型晚明坊刻风格:白棉纸精印,半页十行廿字,字体疏朗劲峭(近颜体),版心镌“菩提达摩东渡图”,刀法流畅。卷首“风幡堂藏板”题记印证徽州刻书业繁盛。扉页版画《六祖说法图》(疑似丁云鹏绘稿)以“山石钩斫法”表现禅意,反映徽派版画巅峰技艺。经文间套印王世贞朱批,具文人藏书审美价值。
此本作为《坛经》从宗教典籍向大众哲学读本过渡的实物见证,对研究禅宗本土化、明刻技艺、三教合流具三重坐标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