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提高城市的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1.3.2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3 提高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1.3.4 丰富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法
1.6.2 案例研究法
1.6.3 问卷调查法
1.7 创新之处
1.7.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7.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极端自然灾害的研究
2.2 关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
2.3 关于“城市大脑”的研究
2.4 关于“智慧应急”的研究
2.5 关于“韧性城市”的研究
第三章 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3.1 极端自然灾害
3.1.1 极端自然灾害概述
3.1.2 极端自然灾害的危害
3.1.3 研究极端自然灾害的意义
3.2 应急管理体系
3.2.1 应急管理体系的界定
3.2.2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
3.2.3 应急管理体系的价值
3.3 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理论构建
3.3.1 极端自然灾害对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未来挑战
3.3.2 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概念界定
3.4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极端自然灾害的回应
3.4.1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极端自然灾害的应有响应
3.4.2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极端自然灾害的现实选择
第四章 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4.1 国外关于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
4.1.1 美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1.2 日本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1.3 欧洲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1.4 加拿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2 国内关于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
4.2.1 上海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2.2 北京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2.3 广州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2.4 成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4.2.5 武汉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第五章 郑州市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5.1 郑州市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
5.1.1 制定应急预案
5.1.2 建设应急救援队伍
5.1.3 建设和维护公共设施
5.1.4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
5.1.5 建立多部门联动体系
5.1.6 建设信息化平台
5.1.7 加强培训和演练
5.1.8 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5.2 郑州市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
5.2.1 应急预警能力不足
5.2.2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
5.2.3 应急救援力量不足
5.2.4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5.2.5 应急预警机制不健全
5.2.6 市民应急意识不足
5.3 郑州市极端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5.3.1 意识提升与法规建设
5.3.2 体系建设与人员培训
5.3.3 建设信息化平台
5.3.4 社会参与与合作
5.3.5 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5.3.6 预警机制建设
5.3.7 建立应急储备体系
第六章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
6.1 “智慧应急”建设的政策背景
6.1.1 “智慧应急”的界定
6.1.2 “智慧应急”的发展
6.1.3 “智慧应急”的政策
6.2 “智慧应急”建设的现实问题
6.2.1 资金投入不足够
6.2.2 数据共享不协同
6.2.3 信息互动不规范
6.3 推进“智慧应急”建设的路径选择
6.3.1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6.3.2 建立协同化数据共享机制
6.3.3 建立规范化信息联动机制
6.3.4 建设“智慧应急大脑”
6.4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实证研究
6.4.1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现实需求
6.4.2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影响因素
6.4.3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理论模型
6.4.4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实证分析
6.4.5 郑州市“智慧应急”建设的路径选择
6.4.6 郑州市“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附件:调查问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