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版《天下的当代性》展现了赵汀阳对“天下”理论二十年的持续思考。书中系统重构了中国古代“天下”观念的制度内涵与哲学基础,以其为理论资源,对当代世界秩序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建构方案,论证了“天下体系”作为一种可能的世界制度的当代价值。这一体系以“无外”“关系理性”和“孔子改善”为核心原则,旨在构建一个能够促使多元文明共存的和平秩序。
“天下体系”开辟了中国思想参与世界对话的全新可能。自问世以来,本书在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领域引发广泛关注,展现了中国学人的学术底气,也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最具突破性的成果之一。
三联版前言
三联版导言
前言
导论 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概念:问题、条件和方法
1 世界作为政治主体
2 最坏可能世界与最好可能世界
3 政治的存在单位
4 世界的内部化与世界主权
5 关系理性
6 政治重新出发的起点
第一章 天下概念的故事
1 从世界开始的政治
2 三层世界的天下
3 配天
4 制度布局
5 无外
6 家与天下的循环
7 天命
8 德与和
9 好秩序为什么也会崩溃?
10 天下作为方法论
第二章 内含天下的中国
1 旋涡模式
2 天下的缩版
3 为什么逐鹿中原?
4 以变而在
第三章 天下秩序的未来性
1 世界历史尚未开始
2 康德问题与亨廷顿问题
3 两种外部性:天然的和被建构的
4 边界与无外
5 新天下的物质条件
6 新天下的词典
赵汀阳重新界定了中国的“天下”理论,与西方帝国观念自诩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论不同,“天下”提出了一个对话型的、非中心化的普遍论理念。这是一个哲学图景,不同于包括古代中国和当代美国在内的世界所经历过的各种类型的帝国形式。
——彼得•卡赞斯坦(Peter J. Katzenstein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赵汀阳大胆地以中国古典智慧来回应西方理论,显示了中国学人的学术底气和文化自信。西方学者和媒体在对赵汀阳的文本的考察中时常啧啧称叹,从经济学博弈论到霍布斯、康德、罗尔斯到哈贝马斯的学说,他都对其有深度的把握和清醒的问题意识。赵汀阳熟悉西方理论,并在这种深度把握的基础上,以中国古典视角对西方准则进行批判反思,这让他成为东西对话中理想的沟通者。
——黄平
赵汀阳教授的《天下的当代性》是一部富有原创性的优秀专著。该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体悟,在深层次上质疑西方学界的国际秩序观,提出了一种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关照下的世界秩序图式,构建了一个以儒家天下观为核心的自治理论体系。将儒家思想与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中国内涵的系统理论。这是近年来将中国哲学思想和世界政治研究相结合的突出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秦亚青,中国国际关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