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瘟寒杂疫防治及护理知要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1348335
  • 作      者:
    编者:李卫红//王东坡|责编:刘玉锋//王超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公共卫生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一部凝聚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的传染病防治专著《瘟寒杂疫防治及护理知要》应运而生。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卫红教授、王东坡副教授领衔编著,规范了中医传染病学理论框架,为疫病防治提供了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价值的解决方案。 书中探讨瘟寒杂疫,首重明理,细述概念、病因、病性、病理、辨证与诊断。次及防治,预防在先,有防治原则、健身功法、古代名方;谈及治疗,先有立法,再举方药。最后,阐述古今辨治,古代部分以传统病性分类,现代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列疾病为顺序,识病、辨证、分期论治,有通治法、急救法、养护法,将瘟寒杂疫防治理论、临床经验与护理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以扎实的文献考据为根基,语言严谨而不失通俗,理论深邃而注重实用,堪称中医传染病学领域里程碑式著作。既可作为中医从业者的临床案头指南,也可成为公共卫生管理者的决策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瘟寒杂疫的概念及源流
第一节 疫病的概念
一、疫、疠、瘟释义
(一)疫
(二)疠
(三)瘟
二、疫病的含义
(一)疫病是由感受疫气引起的疾病
(二)疫病是具有传染性、会引起流行的疾病
三、疫病的分类
(一)五疫分类法
(二)病性分类法
第二节 疫病的源流
一、疫病的最早记载
(一)非医学文献
(二)医学文献
二、古代疫病流行史
(一)两汉时期
(二)三国、晋、南北朝
(三)隋、唐、五代时期
……
三、近代疫病流行情况
(一)鼠疫
(二)霍乱
(三)伤寒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防疫成就
(一)成立卫生防疫机构
(二)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 疫病的发病与特征
第一节 疫气的形成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地理因素
(三)疫毒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一)政治与战争
(二)科技与经济
(三)卫生与习俗
三、动物因素
(一)野生动物
(二)家养动物
第二节 疫气性质与疫病特征
一、疫气的性质
(一)风热疫气
(二)暑热疫气
(三)湿热疫气
……
二、疫病的特征
(一)特异性
(二)传染性
(三)流行性
……
第三节 疫气的致病途径与发病类型
一、疫气致病途径
(一)从口鼻而入
(二)从肌肤而入
二、疫病的发病类型
(一)新感疫病
(二)伏邪疫病
第三章 疫病的辨证与诊法
第一节 疫病的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
二、三焦辨证
(一)三焦的部位划分
(二)三焦辨证方法
三、主症辨证
(一)辨发热
(二)辨岀汗
(三)辨咳嗽
……
第二节 疫病的诊法
一、舌诊
(一)辨舌苔
(二)辨舌质
(三)辨舌形态
……
二、验齿
(一)齿燥
(二)齿缝流血
(三)齿龈结瓣
……
三、辨斑疹、白&#
(一)辨斑疹
(二)辨白&#
四、脉诊
(一)阳脉
(二)阴脉
第四章 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第一节 疫病的预防
一、预防原则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病后防复
二、疫病的预防方法
(一)健身防疫法
(二)养正防疫法
(三)疫苗防疫法
……
第二节 疫病治则
一、确定治则治法的依据
(一)辨明病性
(二)确定证型
(三)熟悉兼证
……
二、疫病的治疗原则
(一)扶正祛邪
(二)三因制宜
(三)表里双解
……
第三节 疫病治法
一、发汗法
(一)辛凉解表法
(二)辛温解表法
(三)辛温凉解法
……
二、清热法
(一)轻清宣气法
(二)辛寒清气法
(三)清热泻火法
……
三、和解法
(一)清泄少阳法
(二)分消走泄法
(三)开达膜原法
……
四、祛湿法
(一)宣气化湿法
(二)温运化湿法
(三)燥湿泄热法
……
五、通下法
(一)通腑泻热法
(二)导滞通便法
(三)通腑破结法
……
六、清营凉血法
(一)清营泄热法
(二)凉血散血法
(三)气营 (血)两清法
……
七、开窍息风法
(一)清心开窍法
(二)豁痰开窍法
(三)化瘀开窍法
……
八、滋阴生津法
(一)滋养肺胃法
(二)滋养胃阴法
(三)滋液润肠法
……
九、固脱法
(一)益气敛津法
(二)滋阴固脱法
(三)回阳救逆法
……
十、外治法
(一)汤浴法
(二)灌肠法
(三)敷药法
……
第四节 疫病愈后调护
一、病后体虚的调治
(一)滋养气液
(二)滋养胃肠阴津
(三)补益气血
二、余邪未尽的治疗
(一)滋养气阴,清除余邪
(二)芳香醒胃,清轻涤邪
(三)益气健脾,运化湿邪
……
三、疫病复证的治疗
(一)劳复
(二)食复
(三)色复
第五节 防治疫病方药
一、防疫方药
(一)内服方类
(二)外用方类
二、治疫方药
(一)发汗类方
(二)清热类方
(三)和解类方
……
三、急救方药
(一)开窍类方
(二)息风类方
(三)固脱类方
四、康复方药
(一)补虚类方
(二)祛余邪类方
(三)治复证类方
第五章 常见疫病防治
第一节 传统疫病防治
一、风热疫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三)对症处理
……
二、寒毒疫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