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短篇小说:乡土胶东承载的新时期初语境及与劳动结合的时代生活
一、张炜短篇小说的基本题材领域与主题范围
二、此阶段的代表作品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小说:“新时期”的行进与对乡土胶东渣滓、时代不和谐因素的揭示
一、中篇小说中的对立性人物系列
二、空间环境的在地性与诗性:胶东半岛常见的菜园、葡萄园和烟田等园子空间
三、代表性作品
第三章 立足胶东而超越时代与潮流的“丰碑”式时代收获:《古船》
一、道家的阴阳对立共生
二、带有齐文化色彩的人物
三、对工业文明入侵的隐忧
四、《古船》中的水世界
五、《古船》的历史书写
第四章 前现代乡土社会的烟火气与工业化废墟的张力间文明进程的瞬间影像——《九月寓言》
一、女性和她们的悲剧命运
二、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三、叙事方式
第五章 全球与世纪面向中胶东“半岛世界”的个体与家族——《你在高原》
一、《柏慧》:《你在高原》的根脉所在
二、“杂花生树”的结构
三、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多样而复杂的书写
四、历史与文化的加持
五、杂糅与复调
六、“你”在高原
第六章 新世纪二十年话语场域与张炜长篇小说的新视角
一、作为话语场域的“新世纪文学”
二、无处安放的灵魂与无法落定的追寻:《外省书》《能不忆蜀葵》《刺猬歌》
三、性别视角与主体性思考:《丑行或浪漫》《独药师》《艾约堡秘史》
四、《河湾》与张炜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情爱书写
五、近现代“化”进程与试错式成长——从张炜的《去老万王家》对历史和人的打开谈起
第七章 半岛上的顽童成长
一、“半岛世界”的有机延伸:《半岛哈里哈气》
二、“半岛世界”空间的具体化:《林子深处》《少年与海》《兔子作家》《寻找鱼王》
三、张炜儿童文学万物谐美的生态建构:《我的原野盛宴》《爱的川流不息》
四、《橘颂》:如歌行板、天籁之音
第八章 胶东叙事:在地的,即世界的
一、胶东与齐文化
二、地方与世界
三、现实与超越
四、胶东的海洋书写
五、作家与其出发点
后记 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创造可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