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语复合词的性质与生成途径
第一节 “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与句法结构平行”说新议
第二节 汉语双音复合单位范畴化途径新议
第二章 词义、词义产生及同义词
第一节 修辞含义、修辞义的区别与词目的判定和义项释立——以《汉语大词典》等收录《史记》的词目为例
第二节 词语理据的求证方式:修辞与语境——以“公主”为例
第三节 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四节 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分歧与我们的认识
第五节 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词语的语法功能与构式
第一节 《左传》名词活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史记》中副词“弗”的语法功能
第三节 《史记》中助动词“可”和“可以”的语法功能区别
第四节 让步连词“即使”的语法化
第五节 代动词“来”新议
第六节 “V什么X”的驳难语力及其心理参量
第四章 修辞研究方法与修辞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汉语修辞研究角度与体系再议
第二节 修辞的文化浸染与修辞研究的文化视角
第三节 孔子的修辞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修辞思想
第五节 先秦儒家修辞思想的特点论析
第六节 词语修辞功能的计量描写——以《史记》中副词“弗”为例
第五章 古代文史经典修辞
第一节 《诗经》中“兴”的修辞功能新论——作为篇章的衔接方式
第二节 “《春秋》笔法”新议:述谓差异示褒贬
第三节 《史记》文献引述修辞功能新论:改笔与语篇协同
第四节 《史记》同义词运用的修辞功能新析
第六章 现当代话语修辞新现象
第一节 徐迟散文的修辞特征
第二节 “托形”格的构成与功能
第三节 夹注式修辞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动因
第四节 新“被+X”结构的特点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
第五节 1983-2002年大陆征婚启事特征成分运用变化调查
第六节 近期互联网语言文字规范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