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加速与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公平性问题日益凸显。本书立足“健康中国”战略与新医改进程,系统梳理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区域间、医疗机构间以及治疗与健康管理之间的分布格局,深入评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联合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关键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大规模医保报销数据与医院数据,运用微观计量方法与理论模型分析,揭示了政策对患者就医行为、医保基金支出以及分级诊疗落实的实际影响,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异地就医便利化提升了优质资源可及性,医联体推动了分级诊疗,但仍存在“虹吸效应”风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改善健康管理和引导基层首诊方面成效显著,但激励机制仍需完善。
本书不仅在学术上丰富了患者就医选择理论和医疗资源整合研究的证据,也为优化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健康公平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适合经济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卫生政策等领域的学者、学生及政策制定者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