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岁月之光(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身心健康的奥秘机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683111
  • 作      者:
    作者:聂舒|责编:王西琨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加速演进的趋势下,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生命意义感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显著相关,但其中的机制探究尚不充分,缺乏基于实证的理论框架。本书提出并验证了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促进身心健康的认知—情绪—行为路径模型,设计了适用于普通老年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该方案的成功实施,还有望带动相关健康产品、服务及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拓展老年健康市场的边界。
展开
目录
研究缘起:银发时代的健康密码
第1章 研究现状、局限与探索方向
1.1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身心健康
1.1.1 何谓生命意义感
1.1.2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1.1.3 生命意义感、自我调节与老年人健康
1.1.4 从意义系统到身心健康的理论路径
1.2 内部健康控制点
1.2.1 何谓健康控制点
1.2.2 生命意义感与内部健康控制点
1.2.3 老年人内部健康控制点与健康结果
1.3 积极情绪
1.3.1 何谓积极情绪
1.3.2 生命意义感与积极情绪
1.3.3 积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1.4 健康行为
1.4.1 何谓健康行为
1.4.2 生命意义感与健康行为
1.4.3 生命意义感、健康行为和健康结果的理论路径
1.5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局限性
1.6 问题提出
1.6.1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
1.6.2 内部健康控制点在生命意义感和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1.6.3 积极情绪在生命意义感和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1.6.4 健康行为在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和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元分析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纳入标准
2.2.2 检索及数据库
2.2.3 质量评估
2.2.4 变量的定义和编码
2.2.5 测量工具
2.2.6 数据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总效应量
2.3.2 发表偏倚检验
2.3.3 调节变量的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生命意义感的概念与心理健康问题类型的调节作用
2.4.2 地域的调节作用
2.4.3 居住状态的调节作用
2.4.4 评估方法的调节作用
第3章 新冠疫情下老年人内部健康控制点在生命意义感和身体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详见附录)
3.2.3 研究程序
3.2.4 预注册和伦理审查
3.2.5 数据分析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流失率分析
3.3.2 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3.3.3 人口学变量对生命意义感、积极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3.4 中介效应检验
3.4 讨论
第4章 积极情绪在生命意义感和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4.1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身体健康: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1.4 研究结果
4.1.5 讨论
4.2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4.2.1 研究背景
4.2.2 研究目的
4.2.3 研究方法
4.2.4 研究结果
4.2.5 讨论
第5章 健康行为在生命意义感和身心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5.1 新冠疫情下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和新冠疫情后健康行为的关系新冠疫情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目的
5.1.3 研究方法
5.1.4 研究结果
5.1.5 讨论
5.2 新冠疫情下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新冠疫情风险感知和健康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
5.2.1 研究背景
5.2.2 研究目的
5.2.3 研究方法
5.2.4 研究结果
5.2.5 讨论
第6章 总讨论
6.1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
6.2 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对身心健康促进作用中的认知—情绪行为机制
6.2.1 内部健康控制点作为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促进身心健康的认知机制
6.2.2 积极情绪作为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促进身心健康的情绪机制
6.2.3 健康行为作为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促进身心健康的行为机制
6.3 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6.3.1 理论贡献
6.3.2 实践意义
6.4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