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智化家庭治疗/心智化治疗实践指南系列
0.00     定价 ¥ 6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933134
  • 作      者:
    作者:(英)艾亚·阿森//彼得·冯纳吉|责编:娄新琳|译者:钱捷//张羽彤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以心智化视角审视家庭临床实践,内容新颖,充满治疗洞见,并配有深度案例分析。权威作者团队聚焦于帮助父母、儿童及青少年突破家庭互动阻滞的方法,并通过促进家庭成员深入理解、开放接纳彼此的经验与观点实现这一目标。本书基于循证支持的心智化治疗(mentalization-based treatment, MBT)模型,并将其与系统式概念相互融合,提出的工具与策略可被不同取向的治疗师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阐释了系统式与心智化疗法存在许多共同点,最重要的是二者都认为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关的。本书确定了心智化的不同维度,这些维度共同帮助人们在关系中识别和回应彼此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本书还对家庭互动陷入僵局时,哪些维度失去平衡或需要加强提供评估建议。书中的大量无效和有效心智化实例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本书生动地描述了如何安排会谈、吸引来访者以及进行有趣的活动、练习和游戏,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变有问题的关系模式。贯穿全书的案例描绘了来访者面临的各种挑战:儿童及青少年、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逆境和创伤,父母间的冲突,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本书蕴含着科研与临床的智慧,是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婚姻家庭治疗师和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精神科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案头必备之书。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整合系统式和心智化
第一节 心智化视角
第二节 家庭系统视角
第三节 心智化导向系统式治疗
第四节 总结性反思
第二章 有效心智化与无效心智化
第一节 有效心智化的典型标志
第二节 心智化:状态和特质
第三节 前心智化模式:思考和体验
第四节 心智化的维度
第五节 心智化的评估
第六节 总结性反思
第三章 建立以心智化为重点的干预
第一节 心智化立场
第二节 三个首要领域的有效心智化
第三节 开始与Jane及其家庭工作
第四节 与Jane进行的个体心理治疗
第五节 从个体心理治疗到家庭治疗
第六节 总结性反思
第四章 不走回头路:心智化循环
第一节 将一种熟悉的叙述心智化
第二节 强烈情绪后的重新心智化
第三节 心智化循环
第四节 平衡变化并将当下心智化
第五节 通过暂停和回顾恢复平衡
第六节 总结性反思
第五章 以非外显方式向家庭传授心智化
第一节 情绪整形术
第二节 激发有效心智化的具体活动和游戏
第三节 读心“听诊器”及其他“观测仪”
第四节 身心扫描
第五节 角色扮演
第六节 总结性反思
第六章 增强有效心智化
第一节 “诊断”有效心智化和无效心智化
第二节 快速启动有效心智化
第三节 心智化导向系统式治疗干预技术
第四节 总结性反思
第七章 超越诊断的心智化
第一节 心理障碍相关研究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习
第三节 心理免疫系统
第四节 创伤的去心智化作用
第五节 心理韧性
第六节 组织归纳
第七节 总结性反思
第八章 将社交媒体心智化
第一节 改变社交过程
第二节 认识性信任和社交媒体
第三节 儿童面临的数字心理健康挑战
第九章 多家庭团体和学校中的心智化导向系统式治疗
第一节 多家庭团体治疗的演变
第二节 同伴辅导、自助小组和多家庭治疗
第三节 体验多家庭治疗
第四节 适合多家庭的活动和趣味游戏
第五节 学校中的心智化
第六节 总结性反思
第十章 跨文化和社会的心智化
第一节 心智化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社会系统与心智化
第三节 总结性反思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