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80705
  • 作      者:
    作者:李平华|责编:郭韦疆//高霞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挖掘《黄帝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同名经、同构对应经穴针刺法,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论述了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十二经脉循环、小循环、胎息状态下同名经正反循环、经脉、络脉、经筋左右上下联系、机体左右倾移、同构相求、同气相求、同性相求、同向相求、同频相求、同盛衰相求等内部规律;同名经对应经穴针刺法调气、调血、祛邪、恢复机体平衡、共振、全息调节等作用;针刺对应部位、诊治方法、主治病证、注意事项等。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典型病例等方面介绍了50多个常见病的同名经对应经穴针刺方法。本书适于针灸理论和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络的循环与联系
一、经络的循环
二、经络的左右联系
第二节 机体的倾移失衡
一、形体的倾移失衡
二、邪气的倾移失衡
三、气血运行的倾移失衡
四、阴阳盛衰的倾移失衡
第三节 同名经的相互关系
一、同构相求
二、同气相求
三、同性相求
四、同向相求
五、同频相求
六、同盛衰相求
第二章 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作用
一、调气
二、调血
三、祛邪
四、恢复机体平衡
五、共振
六、生物全息调节
第三章 针刺部位的选择
一、对应经脉腧穴(包括阿是穴)
二、对应络脉络穴
三、对应络脉血络
四、对应经筋以痛为输
五、阳性反应点(阿是穴)
六、肘膝及以下部位
七、对应穴位关系
八、对应经穴顺序
第四章 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诊治方法
一、确定病变经络、病位
二、选择同名经络、穴位
三、针刺治疗
四、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与巨刺、缪刺的区别
五、治疗原则
六、主治病证
七、注意事项
第五章 黄帝内经对应经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筋骨损伤病证
一、落枕
二、颈椎病
三、肩周炎
四、肩袖损伤
五、冈上肌腱炎
六、冈下肌腱炎
七、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八、肘关节扭挫伤
九、肱骨外上髁炎
十、腕关节扭伤
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十二、腕管综合征
十三、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十四、掌指、指间关节损伤
十五、急性腰扭伤
十六、腰肌劳损
十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十八、腰椎管狭窄症
十九、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二十、臀上皮神经损伤
二十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二十二、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二十三、股四头肌损伤
二十四、膝骨关节炎
二十五、慢性膝关节滑囊炎
二十六、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二十七、髌下脂肪垫损伤
二十八、腓总神经损伤
二十九、不宁腿综合征
三十、踝关节扭伤
三十一、跟痛症
三十二、跟腱炎
三十三、跖痛症
三十四、跖趾、趾间关节损伤
第二节 内科病证
一、头痛
二、眩晕
三、胸痛
四、胁痛
五、胃痛
六、腹痛
第三节 五官病证
一、面瘫
二、三叉神经痛
第四节 风湿痹病证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强直性脊柱炎
三、痛风
第五节 其他病证
一、骨折
二、感染性关节炎
三、甲沟炎
四、湿疹
五、痛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