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鲁迅难,懂得周作人亦非易事。细读两人的全部文章,常使我感到难言的沉重。这不仅是那些文字所释放的信息给人以复杂的感应,更主要的,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常常使他们处于尴尬的甚至绝望的境地。我一直觉得,两人身上有着殊途同归的一面。这感觉似乎不着边际,亦有悖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的评价,但事实是,鲁迅也好,周作人也好,均是常态的中国人生的叛逆,不过一个趋于挣扎、搏击,另一个隐于苦难的大泽,其形态虽不同,根底大致拴在一个基点上。懂得鲁迅的,莫过于周作人;同样,深解周作人的,乃是同胞长兄。因为彼此太了解,又深谙对方之短,不相容,便十分自然。
周氏兄弟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对后世的中国人,是两面不同的镜子。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曲直与忠邪、激越与无奈、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毁灭等一系列悖反的命题。无论你选择谁,倾向于谁,你都无法挣脱他们所带来的价值难题。周氏兄弟便在这一矛盾的文化纽结中,为后世人提供了永久的话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