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技术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79655
  • 作      者:
    编者:徐艳辉//耿海龙//李华清|责编:林媛//窦臻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涉及的技术原理、工艺、应用。首先介绍资源,涉及金属资源和非金属资源,包括每种资源的自然分布、提纯或者冶炼原理与工艺;其次介绍电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锂离子电池中各个组件组分,单体电池以及电池组/电池堆;然后介绍锂离子电池(组)在电动汽车、军事、医疗、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微电池发展现状;最后介绍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研究现状、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内容等。 本书可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化学反应工程、电动车、冶金工程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参考阅读。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在能量流动系统中的地位
1.2 锂离子电池历史
1.3 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简述
1.4 锂离子电池性能简述
1.5 本书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资源
2.1 金属资源
2.1.1 Li
2.1.2 Co
2.1.3 Ni
2.1.4 Cu
2.1.5 Mn
2.1.6 Al
2.1.7 Fe
2.1.8 Ti
2.2 非金属材料
2.2.1 磷酸盐
2.2.2 石墨
2.2.3 LiPF6 合成
2.2.4 炭黑的制备
参考文献
第3章 合成方法简介
3.1 合成反应简介
3.1.1 高温固相合成反应
3.1.2 溶胶凝胶技术
3.2 正极活性物质的合成
3.2.1 钴酸锂与磷酸钴锂
3.2.2 镍酸锂、磷酸镍锂和三元正极材料
3.2.3 锰酸锂、磷酸锰锂
3.2.4 磷酸铁锂、硫酸铁、钛酸锂
3.3 石墨负极材料提纯处理
参考文献
第4章 相关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4.1 Nernst 方程与脱嵌锂反应本质
4.2 非平衡电位分布问题
4.3 母相中元素锂价态
4.4 表面电荷转移位置
4.5 嵌入反应机理
4.6 新型材料开发途径与限制因素分析
4.6.1 高比能量条件分析
4.6.2 高比功率条件分析
4.6.3 高循环寿命条件分析
4.6.4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示
4.7 三相界面
4.8 氧气析出分析
4.9 空间电荷层
4.10 JT 变形的晶体场理论
4.11 电场对锂离子扩散系数测量的影响
4.12 界面锂离子传输机理的争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池与电极参数
5.1 电压
5.1.1 电压含义
5.1.2 电子的影响
5.1.3 电压滞后现象
5.1.4 非晶化对电压曲线的影响
5.1.5 吉布斯自由能与电压的温度系数
5.2 容量
5.2.1 有效容量
5.2.2 假容量
5.3 能量密度与比能量
5.4 功率
5.5 库仑效率
5.6 电池寿命
5.7 充放电速率
5.8 放电深度
5.9 循环寿命
5.10 直流电阻
5.11 充放电曲线形状
5.11.1 热力学本质
5.11.2 非对称充放电曲线
5.12 充放电模式
5.13 记忆效应
5.14 自放电
参考文献
第6章 活性电极材料
6.1 负极材料
6.1.1 碳负极
6.1.2 金属及相应氧化物
6.1.3 硅及硅的氧化物
6.1.4 氮化物负极
6.2 正极材料
6.2.1 橄榄石LiMPO4
6.2.2 尖晶石系列
6.2.3 Li-V-O-P 系列
6.2.4 氧化物(正极)
6.2.5 硫酸盐系列
6.2.6 Li2MeO3系列
6.2.7 LiMeO2系列
6.2.8 硫化物
6.2.9 聚磷酸盐
6.2.10 焦磷酸盐系列
6.2.11 氟化物
6.2.12 其他
6.3 多电子传输反应物的设计
6.4 材料纳米化
参考文献
第7章 锂离子导体
7.1 液态电解液
7.1.1 电化学窗口估算
7.1.2 溶剂
7.1.3 锂盐
7.1.4 电解液添加剂
7.2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7.3 无机晶态锂离子导体
7.4 离子液体
7.5 水系电解液
7.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黏结剂 集流体 导电剂
8.1 黏结剂
8.2 集流体
8.2.1 铜箔
8.2.2 铝箔
8.2.3 其他集流体材料
8.3 导电剂
参考文献
第9章 隔膜
9.1 隔膜加工工艺简述
9.2 经典隔膜简介
9.3 评价隔膜的参数
9.4 隔膜改性与新型隔膜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全电池技术
10.1 设计
10.1.1 一般性考虑
10.1.2 循环寿命
10.1.3 运行参数与正极容量
10.1.4 电流密度分布
10.1.5 电池几何形状
10.1.6 单电池等效电路
10.1.7 可靠性分析
10.2 扣式电池
10.3 圆柱电池极片制造
10.3.1 极片制造基本流程
10.3.2 混料
10.3.3 极片厚度控制
10.3.4 极片切割
10.3.5 极片性能影响因素
10.4 方形堆叠式电池极片制造
10.5 全电池组装
10.5.1 圆柱电池组装
10.5.2 软包与方形电池组装
10.5.3 产气的处理
10.6 低温锂离子电池
10.7 全电池成本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 电池安全性
11.1 安全事故
11.2 原因分析
11.2.1 爆炸
11.2.2 电池温度
11.2.3 热失控
11.2.4 错误使用与随机失效, 锂脆
11.3 安全措施
11.3.1 隔膜闭孔功能
11.3.2 降低电解液可燃性
11.3.3 添加剂与包覆等措施
11.3.4 PTC 元器件
11.3.5 安全阀
11.3.6 熔丝、电热调节器与电子安全电路等
11.4 工作安全区域
11.5 电池检测
11.5.1 海水浸泡、盐雾试验
11.5.2 挤压测试
11.5.3 电解液可燃性测试
11.5.4 短路测试
11.5.5 穿刺实验
11.5.6 过充电测试
11.5.7 过放电测试
11.5.8 渗漏检测
11.5.9 温度循环测试
11.5.10 跌落测试
11.5.11 冲击、撞击测试
1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