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经典,成书于战国初期,集中反映孔子思想。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爱人”,并将此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学说。在天道观上,他不否认天命鬼神却持怀疑态度,更重人事。
《论语》是孔子言论及与弟子对话的辑纂,虽缺乏严密逻辑和完整体系,但编纂形式灵活,能多方位体现孔子思想等。对《论语》的价值评价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它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国人心灵影响巨大,在现代社会,其倡导的“孝”、做君子、注重道德修养等思想仍影响着国人言行。
文本还列出了《论语》二十篇的篇名,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论语》价值、把握思想核心、汲取有生命力内容服务现代社会,是重要课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