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
第一章 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全球发展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第二章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启动阶段——全球气候治理框架构建时期(1992—1996年)
第二节 “自上而下”阶段——《京都议定书》时期(1997—2008年)
第三节 停滞阶段——哥本哈根时期(2009—2014年)
第四节 “自下而上”阶段——后《巴黎协定》时代(2015年至今)
第五节 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特征变化
第三章 全球气候谈判新进展与走势
第一节 透明度和盘点谈判进展
第二节 资金与技术援助谈判进展
第三节 自愿合作机制谈判进展
第四节 损失与损害谈判进展
第二篇 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理论
第四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不稳定性
第三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不确定性
第四节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碳赤字与盈余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下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二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六章 政治学视域下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一节 气候议题地缘政治化
第二节 气候政策武器化
第三节 气候博弈阵营化
第四节 气候治理碎片化
第七章 经济学视域下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一节 气候俱乐部
第二节 国际碳市场
第三节 气候投融资
第四节 气候变化技术国际合作
第八章 气候正义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一节 气候正义的溯源
第二节 国家间的气候正义之争
第三节 气候正义与全球气候诉讼
第四节 全球气候正义的实现路径
第三篇 从中国看世界
第九章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及其协同性
第一节 美国气候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现状与特征
第三节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同性分析
第四节 美国气候政策的不稳定性及中美合作前景
第十章 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及其协同性
第一节 欧盟气候治理政策的演变及核心关切
第二节 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同性分析
第十一章 南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及其协同性
第一节 南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与核心关切
第二节 中国与其他南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协同性分析
第三节 南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方式
第四节 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第四篇 从世界看中国
第十二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第一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成效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减排资金投入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减排技术创新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测度
第一节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测度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测度方法
第三节 中国城市能源转型测度结果
第十四章 中国家庭碳排放
第一节 中国家庭碳排放测算
第二节 中国家庭碳排放与社会网络扩展
第三节 中国家庭碳排放与跨期生活方式
第十五章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与纳入企业财务绩效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价值
第三节 碳排放权交易与投资渠道碳泄漏
第十六章 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气候变化治理方案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气候变化治理中国行动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气候变化治理中国行动
第三节 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气候变化治理方案
第十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理论框架
第一节 现有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理论
第二节 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全球气候治理思想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理论框架构建
第五篇 总体战略设计
第十八章 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战略目标和定位
第一节 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核心关切
第二节 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
第十九章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
第一节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机制保障与创新方向
第二节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领域前景展望
第三节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建议
第二十章 气候变化与其他国际议题的协同机制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
第三节 RCEP与气候变化
第二十一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第一节 全球自愿碳市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全球碳市场连接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全球碳市场连接的现实挑战和对策建议
第二十二章 中国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