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探儒学实学真谛,启文明传承新径 罗卫东
序二 为儒学正名 朱杰人
导言 儒学=实学=(实理+实行+实用)之学
宋
一、胡子《周易口义·发题及乾卦》(倪天隐记录)
【附论】乘此实学,守先待后
二、二程子《语录》(李籲记录)
【附论】高扬实理
三、朱子《经筵讲义》
【附论】集大成,定规模,散枝叶
四、朱子《玉山讲义》
【附论】经学的、科学的、平民的
五、朱子《语录》(陈淳记录)
【附论】守住下学工夫
六、吕子《丽泽论说集录·史说》(吕祖俭、吕乔年收辑)
【附论】偏于实用
七、陆子《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附论】偏于实行
八、黄兼山《王府春秋讲义》(楼钥转述)
【附论】博雅与专精的南宋
九、吕时可《宋大事记讲义·统论》
【附论】道学政治、道学史
元
十、许子《国学事迹》(耶律有尚记述)
【附论】向异族弘道
明
十一、王子《语录》(钱德洪、黄以芳记录)
【附论】王学的能与不能
十二、张太岳《书经直解·洪范》
【附论】弃空归实
清
十三、康熙帝《庭训格言》(胤禛、胤祉记录)
【附论】儒学接引西学
民国
十四、马一浮《泰和会语》
【附论】古学涵摄今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