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GPT-5写作实战(从写作小白到创作高手)/AIGC辅助写作系列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637013
  • 作      者:
    作者:萧溪|责编:张小思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探讨了GPT-5在写作领域的革命性应用,从技术升级到实践落地,全面解析AI赋能写作的各个环节。 全书共6章。第1章介绍GPT-5的核心能力与协同写作模式,帮助读者掌握提示词优化与人机协作策略。第2章聚焦社交媒体内容创作,涵盖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短视频等平台的AI辅助写作技巧。第3章深入商业写作场景,提供邮件、报告、提案等逻辑框架与高效模板。第4章和第5章分别探讨文学创作与学术写作的AI辅助方法,包括小说构思、散文润色以及学术规范与风险管控。第6章指导构建个人或团队的专属写作系统,以实现高效、风格统一的内容生产。 本书适合新媒体从业者、商业人士、文学创作者、学术研究者,以及希望借助AI提升写作效率与质量的读者。无论是零基础入门者,还是专业写作者,都能从中获得实用价值。
展开
目录
第1章 欢迎来到GPT-5时代
1.1 当写作遇上外脑
1.1.1 GPT-5的能力升级
1.1.2 从“会想”跨越到“会写”
1.1.3 零基础也能写出好文章
1.1.4 突破专业壁垒
1.1.5 从单线推进到多版本迭代
1.2 让GPT-5理解你的需求
1.2.1 提示词的黄金结构
1.2.2 通用提示词模板
1.2.3 渐进式优化策略
1.2.4 保持多轮对话的连贯性
1.3 人机协同如何实现1+1>2
1.3.1 协同写作的独特优势
1.3.2 GPT-5的能力边界
1.3.3 优势互补的分工方法
第2章 社交媒体的内容创作
2.1 微信公众号的创作
2.1.1 系统化选题运营
2.1.2 大纲先行的创作流程
2.1.3 重点优化开篇与结尾
2.1.4 高点击率标题制作
2.1.5 生成封面图与插图
2.1.6 内容质量把关机制
2.2 如何在小红书上“种草”
2.2.1 人设定位与赛道选择
2.2.2 必买清单式内容打造
2.2.3 视觉呈现小技巧
2.2.4 标题与标签精准投放
2.2.5 互动引导与效果复盘
2.3 抖音短视频脚本创作
2.3.1 注意力抓取绝招
2.3.2 口播类脚本创作
2.3.3 故事类脚本构建
2.4 重复性写作的自动化处理
2.4.1 识别重复性工作
2.4.2 创建写作模板库
第3章 商业写作中的高效应用
3.1 商务邮件写作
3.1.1 日常沟通邮件
3.1.2 商务谈判邮件
3.2 工作报告撰写
3.2.1 周报写作要点
3.2.2 项目进度报告的关键
3.3 商业文档写作
3.3.1 项目提案书的说服逻辑
3.3.2 商业计划书的平衡策略
3.3.3 合作方案书重在可操作
3.4 会议文档处理
3.4.1 发言稿快速生成
3.4.2 会议纪要高效整理
第4章 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
4.1 短篇小说
4.1.1 从灵感到构思
4.1.2 角色塑造技巧
4.1.3 场景设计与情感布局
4.1.4 人机协同的分工与方法
4.2 长篇小说
4.2.1 构造世界观
4.2.2 编织叙事网络
4.2.3 塑造角色群像
4.2.4 细节管理与前后呼应
4.2.5 让创作持续可控
4.3 散文创作
4.3.1 标题挖掘与确定
4.3.2 从情感内核到文字外化
4.3.3 情感表达与哲思融入
4.3.4 结构整合与语言润色
4.3.5 个性化雕琢与风格定型
4.4 诗歌创作
4.4.1 人机协同的创作流程
4.4.2 古诗新写的难点突破
4.4.3 现代诗的创作
第5章 学术写作的专家团
5.1 学术论文写作
5.1.1 选题方向的确定
5.1.2 文献检索与综述
5.1.3 提出可验证的假设
5.1.4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5.1.5 论文架构与学术规范
5.2 学术专著写作
5.2.1 专著选题与整体规划
5.2.2 专著主体内容创作
5.2.3 学术规范与文风统一
5.3 AIGC的风险管控
5.3.1 AI辅助写作的潜在风险
5.3.2 AIGC内容检测原理
5.3.3 查重与降重工具
5.3.4 人工干预的技巧
第6章 进阶玩法:打造专属写作系统
6.1 训练GPT-5成为“影子助手”
6.1.1 代表作归类并分析
6.1.2 建立专属写作风格指南
6.1.3 风格一致性的校验
6.1.4 场景适配性调整
6.2 多平台内容矩阵
6.2.1 确定内容核心价值
6.2.2 平台特性解析
6.2.3 建立改编工作流程
6.2.4 批量生成与精细优化
6.3 团队协同写作机制
6.3.1 角色分工与任务分配
6.3.2 质量审查与风格统一
6.3.3 冲突的预警与解决
6.3.4 团队技能提升与培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