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卫星地球站概述
1.1 卫星地球站与动中通
1.1.1 卫星通信与地球站
1.1.2 动中通地球站
1.1.3 动中通地球站的工作原理
1.1.4 动中通地球站的组成
1.2 低轮廓地球站天线
1.2.1 低轮廓地球站天线研究现状
1.2.2 动中通平板阵列天线研究现状
1.3 平板阵列天线技术
1.3.1 动中通阵列天线
1.3.2 非均匀阵列天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阵列天线理论
2.1 阵列天线的辐射
2.1.1 电磁波的干涉和叠加原理
2.1.2 方向图乘积定理
2.1.3 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
2.2 动中通平板阵列天线合成
2.2.1 天线的演化
2.2.2 数学模型
2.2.3 优化设计目标
2.2.4 高旁瓣问题
2.3 非均匀阵列天线理论
2.3.1 方向图逼近问题
2.3.2 方向图优化问题
2.4 基于矢量映射的约束条件处理
2.4.1 最小间距约束的优化
2.4.2 含上、下限间距约束的优化
参考文献
第3章 非均匀线阵天线优化
3.1 直线阵列的数学模型
3.2 优化方法分析
3.2.1 随机扰动算法
3.2.2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HSDE)
3.2.3 改进莱维飞行算法(DELF)
3.2.4 动态参数差分进化算法
3.3 基于VS-IFFT算法的稀疏阵优化
3.3.1 IFFT算法
3.3.2 基于可变步长搜索策略的IFFT(VS-IFFT)算法
3.3.3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附录1 DELF算法优化的稀布线阵最优阵列结构
附录2 超大规模稀疏线阵最优解
参考文献
第4章 非均匀平面阵列天线优化
4.1 矩形平面阵列的建模
4.2 非对称矩阵映射法
4.2.1 传统矩阵映射方法的局限性
4.2.2 非对称矩阵映射法
4.3 基于莱维飞行的动态参数差分进化算法
4.3.1 优化两切面PSSL之和
4.3.2 优化全平面PLLL
4.4 同心圆环阵列的方向图综合
4.4.1 稀疏同心圆环阵列的数学模型
4.4.2 基于双矢量映射方法的稀疏同心圆环阵列优化设计
4.4.3 实验仿真与分析
附录 大尺寸同心圆环阵列最优阵列结构
参考文献
第5章 多板合成天线优化
5.1 多板合成天线的方向图综合
5.1.1 天线方向图分析
5.1.2 固定间距多板合成天线方向图综合
5.1.3 可调间距多子阵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综合
5.1.4 混合扫描多子阵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综合
5.2 多子阵合成天线馈电网络设计
5.2.1 相控阵天线中的时延补偿技术
5.2.2 基于天线波束指向偏差最小化的切换波束技术
5.2.3 基于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化的切换波束技术
5.2.4 基于时延量化误差最小化的多子阵天线馈电网络设计
5.3 多子阵合成天线的综合优化
5.3.1 非均匀间距下的时延补偿技术
5.3.2 仿真分析
5.3.3 多子阵天线空域、频域性能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平板天线极化器优化设计
6.1 卫星动中通地球站主要极化方式
6.1.1 电动变极化
6.1.2 电子变极化
6.2 电子变极化原理
6.2.1 极化波合成
6.2.2 变极化器工作原理
6.3 变极化系统组成
6.3.1 双极化天线
6.3.2 极化控制器
6.3.3 变极化收发系统框架
6.4 变极化收发系统设计
6.4.1 变极化接收系统
6.4.2 变极化发射系统
6.4.3 变极化器的幅相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章 卫星通信平板天线跟踪技术
7.1 卫星动中通信道环境研究
7.1.1 卫星动中通信道特点
7.1.2 行车实验与结论
7.2 卫星信号检测
7.2.1 动中通卫星信号检测
7.2.2 卫星信号检测方法
7.2.3 多模式信号检测设计
7.3 单通道接收阵列跟踪方法
7.3.1 单通道接收系统
7.3.2 基于同时扰动的天线跟踪方法
7.3.3 仿真实验与分析
7.3.4 非均匀阵列的天线跟踪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卫星动中通平板天线的发展与应用
8.1 动中通通信方式
8.2 静止轨道的卫星动中通平板天线
8.3 低轨卫星通信终端
8.3.1 低轨卫星通信地球站需求
8.3.2 低轨卫星地球站天线技术发展现状
8.3.3 低轨卫星地球站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