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一、历史简要
二、应用区域
三、遗存建筑
四、院落构成
五、构架类型
第二章 大木构架述略
一、绞拍
二、明式载路
三、明清之交的非典型载路
四、清式载路
五、明式柱扇
六、清式柱扇
七、穿斗构架和排山构架
八、插梁式载路
九、祠堂门楼构架
十、府第门楼构架
十一、祠堂拜亭构架
十二、祠堂精亭构架
十三、轩作构架
十四、过水厅构架
十五、穿心亭构架
第三章 大木构件述略
一、明末清初载路与清式载瓜的起源
二、屋面木构件
三、厚偏、弯板和花坯
四、明式斗栱
五、清式斗栱
六、凤髻叠斗
七、明式筒和斗脚筒
八、载和屐
九、重栱载
十、筒载和瓜筒载
十一、楣和牵
十二、马面屐
十三、花坯在明代的发端
十四、明代雀替与丁头栱
十五、望板及其他
十六、明式檐柱之变
十七、明式木构门面之变
第四章 杂项述略
一、家庙、宗祠和公祠
二、“水”和“钱”
三、承檩结构与屋面举折
四、生起
五、压白
六、明式磉与连磉
七、门簪与阀阅
八、篾拍壁
九、宅第门匾
十、祠堂门匾
十一、貔貅、麒麟和加官进爵
十二、从圭角到龟脚
十三、门楼肚“方肚”的用材和布局
十四、“方肚”的假砖、曲水和冰裂纹装饰
十五、旗杆、旗杆夹与旗杆架
十六、明潮州府衙遗址的宋制砖作
十七、明潮州府衙遗址的宋制“滚砧托柱”
十八、潮式歇山顶
十九、五行厝头
二十、藻井
二十一、坤甸木的应用
第五章 府第则例
一、黄尚书府
二、林熙春府
三、府第三壁联
四、新联大厝
五、东府埕儒林第
六、龙湖寨儒林第
七、青亭巷大夫第
八、卓府
九、意溪崇德堂
十、甲第巷外翰第
十一、德里旧家
十二、龙湖寨方伯第
第六章 祠庙则例
一、潮州开元寺天王殿
二、棉城赵氏始祖祠
三、龙湖寨许氏宗祠
四、龙湖寨林氏宗祠
五、庵埠文祠
六、谢氏世族宗祠
七、明代祠堂八字门楼
八、龙湖寨婆祠
九、祠府三壁联
十、李厝祠
十一、意溪三山灵庙
十二、枫溪古板头七圣庙
第七章 杂项则例
一、潮州石牌坊之乌头门
二、潮州石牌坊之仪门
三、潮州石牌坊之“亭”
四、别样的亭
五、明式窗扉
六、清式窗扉
七、传统窗花
八、民国风窗花
九、山花之“垂鱼惹草”
十、山花之“山花结带”
十一、山花之“门头山花”
十二、沧桑状元墓
十三、石作明墓的典范
十四、夯作明墓的典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