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1.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1.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1.1.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2 区域构造与岩浆演化
2 矿区与矿床地质概况
2.1 矿区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2.2.1 岩矿石物性特征
2.2.2 航磁异常特征
2.2.3 电磁异常特征
2.3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2.3.1 AS01乙2Pb、Ag(zn、sn、Hg)综合异常
2.3.2 As04乙2Pb(Ag、Hg、Sn)综合异常
2.4 矿床地质特征
2.4.1 M1矿段
2.4.2 M4矿段
2.4.3 M2矿段
2.4.4 矿石结构构造
3 成矿地质体与成矿作用
3.1 岩浆岩演化序列及岩石学特征
3.1.1 华力西期岩浆岩演化序列及岩石学特征
3.1.2 印支期岩浆岩演化序列及岩石学特征
3.1.3 两期岩浆岩接触关系
3.2 两期岩浆岩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3.2.1 华力西期岩浆岩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3.2.2 印支期岩浆岩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3.3 成矿岩体的确认及成岩时代探讨
3.3.1 华力西期成矿岩体的确认及成岩成矿时代探讨
3.3.2 印支期成矿岩体的确认及成岩成矿时代探讨
3.4 两期岩浆岩成因探讨
3.4.1 华力西期岩浆岩成因探讨
3.4.2 印支期岩浆岩成因探讨
3.5 牛苦头矿区两期岩浆岩与成矿作用
3.5.1 牛苦头矿区华力西期岩浆岩与成矿作用
3.5.2 牛苦头矿区印支期岩浆岩与成矿作用
4 成矿期次和矿化分带
4.1 两期矽卡岩成矿作用地质特征
4.1.1 两期矽卡岩产出特征
4.1.2 两期矽卡岩产出规模及矿化强度
4.1.3 两期矽卡岩成矿阶段的划分
4.2 成矿作用年代学证据
4.2.1 样品和分析方法
4.2.2 测试结果
4.3 两期矽卡岩成矿作用的厘定
5 成矿特征标志
5.1 矿物学特征
5.1.1 早期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2 晚期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2 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5.2.1 石榴子石和辉石
5.2.2 磁铁矿
5.2.3 黑柱石
5.2.4 角闪石和绿帘石
5.2.5 早期矽卡岩对成矿的指示
5.2.6 晚期矽卡岩矿物对成矿的指示
5.3 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5.3.2 稀土元素对早期矽卡岩成矿过程指示
5.3.3 稀土元素对晚期矽卡岩成矿过程的示踪
5.3.4 两期矽卡岩成矿过程
5.4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5.4.1 样品和分析方法
5.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测试
5.4.4 成矿温度和成矿压力测算
5.4.5 成矿流体演化
5.5 两期矽卡岩的演化机制
5.5.1 华力西期矽卡岩的演化机制
5.5.2 印支期矽卡岩的演化机制
6 成矿结构面及成矿构造
6.1 成矿结构面
6.2 成矿构造
6.2.1 矿区构造格架
6.2.2 矿区断裂性质
7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7.1 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
7.1.1 矿床成因
7.1.2 成矿时代
7.1.3 成矿物质来源
7.2 M1磁异常区两期成矿模式
7.3 牛苦头矿区两期成矿模式
7.4 牛苦头地区两期岩浆岩演化模式
8 找矿预测与靶区验证
8.1 找矿预测标志
8.1.1 成矿地质体标志
8.1.2 (层间界面)构造标志
8.1.3 矽卡岩及分带特征
8.1.4 地球物理标志
8.1.5 地球化学标志
8.2 找矿预测远景区圈定
8.3 牛苦头矿区近外围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靶区优选
8.4 靶区验证及勘查效果
9 结语
9.1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认识
9.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