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五、难点与创新性
第一章 平台化出版的提出:背景、概念与本质
第一节 平台化出版的背景:媒介、知识与传播
一、媒介数字化
二、知识网络化
三、传播社会化
第二节 平台化出版的概念
一、理解平台:多重视角下的综合
二、平台化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平台化出版的本质
一、新型内容生产中介
二、新型内容交易 / 传播市集
第二章 平台化出版的逻辑:平台与出版的结构互嵌与规则互嵌
第一节 嵌入性理论的引入与适用性分析
一、嵌入性理论梳理
二、嵌入性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第二节 结构互嵌:资本逻辑与工具逻辑的撕裂与整合
一、平台视角下的出版
二、出版视角下的平台
三、平台与出版的结构互嵌
第三节 规则互嵌:平台规则与出版规则的冲突与妥协
一、出版视域下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二、平台视域下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三、规则互嵌下的平台化出版
第四节 平台出版化与出版平台化:回归实践主体的考察
一、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二、传统出版机构
第三章 平台出版化: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拓展
第一节 商业逻辑:底层动力与可操作性
一、作为底层动力的逐利性
二、介入出版业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 业务模式:基于典型案例的讨论
一、阅读平台:以 QQ 阅读为例
二、出版平台:以 KDP 为例
三、知识付费平台:以喜马拉雅为例
第三节 他者视角:来自平台型媒体的启示
一、公共性困境:平台型媒体网络负外部性的根源
二、平台型媒体网络负外部性的治理
三、对平台出版化的启示
第四章 出版平台化:出版机构融合转型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出版平台化的动因:媒介、效率、利润与战略
一、媒介环境的变革
二、产业效率的提升
三、经济效益的追求
四、发展战略的考量
第二节 出版平台化的模式:产品偏向与服务偏向
一、产品偏向:以Cambridge Core为例
二、服务偏向:以“来出书”平台为例
第三节 出版平台化的产业意义:产业属性与产业模式的转型
一、产业属性:全方位加速成为服务业
二、产业模式:向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转型
第五章 一个本土化问题:中国语境下的主体选择与实践进路
第一节 中西出版产业范式比较
一、西方以经济为主的出版产业范式
二、中国的公益优先兼顾经济的出版产业范式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平台化出版主体的选择偏向
一、逻辑起点:平台公共性与出版道德性
二、平台化出版主体角色的结构性变革
第三节 构建多元属性而区别定位的主体生态
一、价值担当:公有制出版机构
二、创新引领: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三、有效补充:民营出版机构
四、公共服务:政府与行业组织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