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保护法》司法适用中的体系观察 张作华 曾彦雅 林威光
2.生态环境犯罪案件中生态修复的适用与完善
——基于法益恢复理论的展开 董寅辉
3.“双碳”愿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问题研究
——以环境信息披露为视角 江慧玲
4.长江流域司法大数据理念更新与体系构建
——基于场景一致性理论 汪秀茗
5.长江流域环境犯罪行刑衔接中案件移送机制之困境及因应 侯著韬 吴 帆
6.一般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履行
——以指导性案例与典型案例中的生态修复性裁判为观察样本 周笑安
7.“双碳”视域下与碳标识相关的贸易争端及其解决 吴 思
8.长江流域环境犯罪治理中生态修复的法律属性及适用问题研究 裴敬伟 杨梦琴
9.检视与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进路 章 丽
10.长江流域渔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的困境与重塑 朱方宇 李 睿
11.长江流域“司法创制型”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曾 滢
12.利益衡平视角下长江流域环境司法协同机制的完善路径
——以多维度司法协同分析视角展开 邓如意
13.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民事司法救济路径
——以长江流域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为视角 黄海杨
14.“双碳”视域下“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的规范化进路探索
——基于38件涉“碳汇认购”案件的实证分析 胡 磊 孙如梦 杨莘茹
15.新质生产力赋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 郑毓翰
16.流域环境司法中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衔接困境及路径构建
——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视角 朱慧军
17.绿色金融视野下金融机构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研究 朱 江
18.流域环境司法一体化的制度困境与保障路径 艾 军 徐颖明
19.非法采砂共同犯罪案件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第212号指导性案例评析 程 光
20.功能主义视角下金钱类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困局与立体化改造
——以117份长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为样本 金燕玲
21.从“无序”到“系统”:“双碳”目标下“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规则厘清与路径探究 高 明
22.长江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之实践检视与进路规范 刘朔峰
23.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理对象确定的实践检视及规则重塑 宋紫薇 刘晓慧
24.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司法适用的反思 张作华 曾彦雅 陈 虎
25.整体系统观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修复链的司法构建
——以127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判决书为研究样本 陈忠军 尹履亚
26.司法大数据助力司法建议实践检视与规范路径
——以长江、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诉源治理为例 杨 明 刘 炎
27.“双碳”背景下长江航运参与碳排放交易制度构建与司法路径探究 李子逸
28.流域治理的环境司法机制:实践困境与规范进路 罗文君
29.长江流域“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实证研究及优化路径 文晓威 刘中媛 穆瑶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