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帝内经治则治法临证选案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454789
  • 作      者:
    编者:王兵|责编:常地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黄帝内经》治疗理论为切入点,上篇立足“治未病”“治病求本”“因势利导”“三因制宜”“求中致和”“重阳”“调神”“杂合以治”八大治疗思想;下篇以“阐幽发微-医论汇粹-临证选案”模式精析《黄帝内经》中63条核心治则治法,阐析其原文本义,汇集历代医家相关医论,辅以古今医案实证,旨在以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启发中医临床思维。本书可作为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黄帝内经》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医术精进、中医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参考资料。
展开
目录
上篇 治疗思想
一、治未病思想
二、治病求本思想
三、因势利导思想
四、三因制宜思想
五、求中致和思想
六、重阳思想
七、调神思想
八、杂合以治思想
下篇 治疗法则
一、调和阴阳气血
(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三)血实宜决之
(四)气虚宜掣引之
二、五脏苦欲补泻
(一)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二)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三)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五)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三、扶正祛邪
(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二)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
(四)散者收之
(五)燥者濡之
(六)寒者热之
(七)热者寒之
(八)坚者削之
(九)客者除之
(十)急者缓之
(十一)结者散之
(十二)留者攻之
(十三)逸者行之
(十四)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十五)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十六)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十七)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十八)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十九)去宛陈莝
(二十)开鬼门
(二十一)洁净府
(二十二)可导而下
(二十三)治痿独取阳明
四、反治法
(一)热因热用
(二)寒因寒用
(三)塞因塞用
(四)通因通用
五、顺势利导
(一)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二)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三)其盛,可待衰而已
(四)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五)其高者,因而越之
(六)其下者,引而竭之
(七)中满者,泻之于内
(八)因其轻而扬之
(九)因其重而减之
(十)木郁达之
(十一)火郁发之
(十二)土郁夺之
(十三)金郁泄之
(十四)水郁折之
六、标本先后
(一)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二)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
七、精神疗法
(一)怒伤肝,悲胜怒
(二)喜伤心,恐胜喜
(三)思伤脾,怒胜思
(四)忧伤肺,喜胜忧
(五)恐伤肾,思胜恐
(六)惊者平之
八、治之有度
(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二)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三)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四)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五)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