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要素的理解与教学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159558
  • 作      者:
    作者:王军|责编:应璐燕
  • 出 版 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要素的理解与教学展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一部分聚焦理解语文要素的教学内容,深入剖析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涵盖的知识、能力、策略和习惯等方面,指出一线教师常见的错位认知,并附上多课教学设计,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第二部分着重转变语文要素的教学方法,阐述了从“反复强调”到“着力实践”、从“充斥课堂”到“把握契机”等多个转变维度,分析各维度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应的重构策略,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案例解读和课堂实录。通过这些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要素,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展开
目录
序一 用开放包容的姿态理解与实践语文要素
序二 语文教学,是时候重新回归语文要素了
第一部分 理解语文要素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包含了哪些内容?
一、精准解读:从“要素”开掘出“知识”
二、设置活动:从“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整合归纳:从“能力”提炼出“策略”
四、检验巩固:从“策略”延伸到“习惯”
附(教学设计类):《爬山虎的脚》第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 大单元视角下语文要素教学带给学生什么?
一、要学习怎样的语文知识
二、要训练怎样的语文能力
三、要形成怎样的语文策略
四、要养成怎样的语文习惯
附(教学设计类):《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 一线教师对语文要素常见的错位性认知
一、语文要素不是操作策略,需要分层构建
二、语文要素不是抽象概念,需要情境支撑
三、语文要素不是零散碎片,需要统整把握
四、语文要素不是“平原大地”,需要纵深发展
附(教学设计类):《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 转变语文要素的教学方法
第四章 从“反复强调”到“着力实践”
一、“反复强调”的典型表现及原因探析
二、“反复强调”和“着力实践”的本质区别
三、从“反复强调”到“着力实践”的教学转身
附(教学设计类):《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章 从“充斥课堂”到“把握契机”
典型问题1:处处着力,语文要素成为无法探底的陷阱
重构策略1:融入体系板块,“伺机而动”
典型问题2:充斥始末,语文要素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重构策略2:尊重真实需要,“该动则动”
典型问题3:照单全收,语文要素成为散布天空的星斗
重构策略3:设置支架抓手,“先谋后动”
典型问题4:无中生有,语文要素成为被赶上架的鸭子
重构策略4:明确无关之处,“按兵不动”
附(教学设计类):《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 从“浓墨重彩”到“举重若轻”
问题与重构1:煞有介事地明确目标,不如悄无声息地勾连旧知
问题与重构2:大张旗鼓地外部操作,不如大道无痕地顺势推进
问题与重构3:硬赶上架地匆忙上阵,不如步步为营地铺垫认知
问题与重构4:郑重其事地重复总结,不如梳理历程地反思修正
附(解读与设计类):《天窗》第一、第二课时教学解读与设计
第七章 从“逐条关注”到“融通处理”
一、语文要素间的三种逻辑关联
二、语文要素融通处理的决定性要素
三、语文要素融通落实的基本方法
附(案例解读类):让“体会生动表达”与“感受细致观察”携手并进——以《爬山虎的脚》为例谈语文要素的交融落地
第八章 从“教师传授”到“学生习得”
一、阅读教学中“授”与“习”的关系论述
二、师生角色错乱是语文要素落实的一大典型问题
三、基于典型问题,语文要素落实的调整策略
附(教学设计类):《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章 从“粗暴介人”到“融人学路”
典型问题1:完全前置式,以语文要素为切入口,“饿狼扑食”
重构策略1:直面认知困局,引入语文要素解决问题
典型问题2:异想天开式,以语文要素为归宿点,“一步登天”
重构策略2:凸显主导作用,针对语文要素适时点拨
典型问题3:集中堆积式,以语文要素为训练台,“统一训练”
重构策略3:针对思维禁锢,借助语文要素突围束缚
典型问题4:零散分布式,以语文要素为教学点,“零敲碎打”
重构策略4:触及学习重点,融入语文要素统整架构
典型问题5:课后练习式,以语文要素为联系点,“移花接木”
重构策略5:尊重教材内容,渗入语文要素顺势而练
附(教学设计类):《陀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章 从“就文教文”到“体系观照”
典型问题1:目标不清,有冒进越格之嫌
重构策略1:对比统整明定位,恪守单元目标
典型问题2:遥相不应,有断裂脱节之感
重构策略2:新旧融通临界点,强化单元联系
典型问题3:闭门造车,有故步自封之态
重构策略3:厘清标准明差异,弥补认知断层
附(教学设计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 从“机械训练”到“融通人文”
问题与重构1:兴趣丧失,则滴入人文主题“生趣的催化剂”
问题与重构2:任务被动,则输送人文主题“思维的强心剂”
问题与重构3:生硬粗糙,则注射人文主题“情感的兴奋剂”
问题与重构4:干瘪单薄,则浸润人文主题“文化的氧化剂”
附(教学设计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任务二“探秘神世界”的“神话之‘神’”专题统整设计
附(教学设计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任务二“探秘神世界”的“神话之‘神’”专题统整设计
第十二章 从“单篇而行”到“单元整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