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湿地植食性水鸟栖息地研究现状
2.1 湿地水文与植食性水鸟栖息地
2.2 湿地植被与植食性水鸟栖息地
2.3 人类活动与水鸟栖息地
2.4 气候变化与水鸟栖息地
2.5 水鸟适宜栖息地模拟和评估
参考文献
第3章 湿地水文指标和雁类栖息地的关系
3.1 数据来源及方法
3.2 淹没时长指数
3.3 雁类对淹没时长指数变化的响应特征
3.4 雁类适宜栖息地时空格局变化
3.5 2020年极端洪水对雁类栖息地影响分析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湿地植被指标和雁类栖息地的关系
4.1 数据来源及方法
4.2 湿地植被指标提取结果
4.3 雁类分布对湿地植被指数变化的响应
4.4 典型水文年雁类觅食地及时空格局变化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雁类适宜栖息地模拟及精度验证
5.1 干扰因子
5.2 鄱阳湖雁类适宜栖息地模型
5.3 模型精度验证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典型水文年雁类栖息地时空格局变化特征
6.1 典型水文年雁类适宜栖息地模拟结果
6.2 栖息地生物量关键阈值及觅食地时空分布格局变化
6.3 碟形湖雁类栖息地时空格局变化及贡献率分析
6.4 连通子湖和管控子湖之间栖息地适宜性的差异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洪泛湿地食草雁类栖息地时空格局演变
7.1 数据来源及方法
7.2 鄱阳湖近40年水文变化特征
7.3 雁类适宜栖息地的NDVI阈值范围
7.4 雁类栖息地与水文变化的关系
7.5 适宜栖息地的时空格局变化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植食性水鸟栖息地变化差异
8.1 长江中下游水鸟栖息地模型模拟
8.2 模型预测结果评估
8.3 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适宜栖息地分布变化
8.4 植食性水鸟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特征及其与洪泛湿地面积关系
8.5 讨论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决策和建议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