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边疆思想与议题
四、框架结构
第一章 五方与三方:方位与区域思想
第一节 正史编撰体例与秦汉以来的“五方之民”格局
第二节 “五方之民”与南北
第三节 “西南”方位及其区域思想
第四节 方位观、区域思想的特征
第二章 内边与外边:“边”的认知体系
第一节 “边”的直接认识
第二节 边疆民族关系中的“省地”
第三节 “边”的特点与作用
第三章 族群与空间:“二元制”下的边疆层级思想
第一节 省民与生熟:边疆层级中的概念
第二节 省地与要荒:“五服”思想中的边疆层级
第三节 省地与熟界:族群关系下的层级思想
第四节 边疆层级思想的发展演变与特征
第四章 远近与地位:郡县制下的北宋边疆层级思想
第一节 北部边疆层级思想
第二节 西北边疆层级思想
第三节 边疆层级划分的原则与目的
第四节 边疆层级思想的特征
第五章 远近与地位:郡县制下的南宋边疆层级思想
第一节 边疆层级思想
第二节 边疆层级划分的原则与目的
第三节 边疆层级思想的特征
第六章 远近与地位:郡县制下的西南边疆层级思想
第一节 西南边疆层级体系概况
第二节 边疆层级划分的原则与目的
第三节 边疆层级思想的特征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概念、层级、时空:宋代边疆思想的特征
第二节 资源、边缘、交融:宋代边疆州军的地位
第三节 承前与启后:宋代边疆层级思想的地位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