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能可调节围护结构设计/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年教师论丛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2309832
  • 作      者:
    作者:周涵宇|责编:张华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在我国“双碳”目标下,保证舒适度前提下的节能减排是当前建筑领域的工作重点,建筑智能化为实现两者的结合提供可能。在此背景下,本书选取动态表皮为研究对象,建立集成遮阳和通风的室内气候综合控制策略,研究MPC在建筑表皮控制上的应用,建立面向模型预测控制的综合环境响应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环境变化,优化动态表皮的运行,改善室内综合环境以及能源效率。将动态表皮MPC构建流程标准化,提出适用于不同表皮设计形式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完善动态建筑表皮综合环境协同优化控制方法。这不仅可为建筑师设计动态建筑表皮提供直接的指导与参考,更可以加深建筑师对建筑智能化体系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从设计端切实推进动态建筑表皮和智能控制的结合,促进两者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本书适用于建筑设计等方向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1.1 智能建筑围护结构的背景
1.1.2 建筑运营效果评价
1.1.3 可调节围护结构的意义
1.2 可调节围护结构的概念
1.3 可调节围护结构的智能化
1.3.1 可调节围护结构控制
1.3.2 模型预测控制
1.3.3 控制导向建模
第2章 面向环境控制的可调节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2.1 可调节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2.1.1 物理元素设计
2.1.2 自控系统设计
2.2 可调节围护结构环境控制策略
2.2.1 自然通风控制
2.2.2 动态遮阳控制
2.3 可调节围护结构控制策略模拟分析
2.3.1 研究方法
2.3.2 仿真分析
2.3.3 效果评价
2.4 可调节围护结构环境优化控制方法
2.4.1 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4.2 模型预测控制建模方法
2.4.3 优化控制问题描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综合舒适度动态权重评价模型
3.1 室内环境评价参数
3.1.1 可控环境因素分析
3.1.2 环境分级评价指标
3.2 单一环境舒适度评价模型
3.2.1 热舒适模型
3.2.2 光舒适模型
3.2.3 空气品质舒适模型
3.2.4 声舒适模型
3.2.5 单一舒适度模型结论
3.3 热舒适评价模型修正
3.3.1 热舒适调研方案
3.3.2 热舒适调研结果
3.3.3 热舒适模型修正
3.3.4 热舒适模型结论
3.4 综合环境舒适度动态评价模型
3.4.1 综合舒适度模型综述
3.4.2 综合环境舒适度主观调研
3.4.3 综合舒适度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3.4.4 综合舒适度动态模型变权向量构建
3.4.5 综合舒适度动态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3.4.6 综合舒适度模型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设计形式的可调节围护结构模型参数构建
4.1 设计形式参数分析
4.1.1 窗户和遮阳单一元素设计参数
4.1.2 窗户和遮阳组合形式设计参数
4.1.3 建筑参数
4.2 建筑因素参与的特性参数
4.2.1 立面朝向和太阳入射角的关系
4.2.2 不同空间布局的通风量模型
4.2.3 窗墙比和组合墙隔声量的关系
4.3 窗户和遮阳单一元素的特性参数
4.3.1 不同遮阳方式的可见光透过率
4.3.2 不同遮阳方式的太阳能透过率
4.3.3 遮阳百叶的可见光透过率
4.3.4 不同窗户类型的通风模型参数取值
4.4 窗户和遮阳组合形式的特性参数
4.4.1 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可见光透过率
4.4.2 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太阳能透过率
4.4.3 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传热系数
4.4.4 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透声系数
4.4.5 不同组合形式的综合有效通风面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调节围护结构综合环境响应预测模型
5.1 室内综合环境预测模型
5.1.1 空气品质预测模型
5.1.2 光环境预测模型
5.1.3 热环境预测模型
5.1.4 声环境预测模型
5.2 可调节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模拟器开发
5.2.1 模拟器结构
5.2.2 模型结构
5.2.3 程序构架
5.3 室内外环境响应关系模拟分析
5.3.1 空气品质模拟
5.3.2 光环境模拟
5.3.3 热环境模拟
5.3.4 声环境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调节围护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建立与应用
6.1 可调节围护结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内核
6.1.1 可调节围护结构优化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
6.1.2 可调节围护结构MPC算法构建
6.2 可调节围护结构控制系统建立
6.2.1 建筑平台描述
6.2.2 可调节围护结构MPC硬件系统搭建
6.2.3 可调节围护结构硬件系统监控过程
6.3 可调节围护结构实例应用
6.3.1 可调节围护结构参数辨识
6.3.2 可调节围护结构模型校正
6.3.3 实验结果
6.4 可调节围护结构MPC策略和RBC策略对比
6.4.1 过渡季控制策略对比
6.4.2 夏季控制策略对比
6.4.3 冬季控制策略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