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南朝贬谪制度与文学研究
引言
一、唐前贬谪概况
二、贬谪文学研究现状
三、南朝贬谪文学的可探索空间
四、本书学术构想
第一章 南朝贬谪制度、贬谪类型与贬谪事件
第一节 南朝贬谪制度述要
一、《晋律》的沿用与修订
二、诏制所见南朝贬谪制度
三、贬谪制度的修正机制:“赦”及“赎”
第二节 南朝贬谪类型
一、官爵:降爵与削爵
二、官号:降号与夺号
三、官职:贬官与免官
四、流徙
第三节 南朝贬谪事件时空分布与定量分析
一、贬官数量及时段分布
二、流贬地的空间分布
三、南朝官员的“北奔”及其类流贬体验
四、南朝贬谪的总体时代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朝贬谪的家族性特征与士族兴衰
第一节 进功与遗权——南朝陈郡谢氏家族之贬
一、“进功”与“遗权”的双重特征
二、无力“进功”的士族哀歌
三、“遗权”之风下的政治不合作
四、士权与皇权的博弈
第二节 外史内儒——南朝顺阳范氏家族之贬
一、范氏籍贯析疑
二、范氏家族的儒学、经学及史学传统
三、正一代得失——范晔之贬与《后汉书》的书写
四、范云、范缜之贬与范氏家族的衰落
第三节 由武及文——南朝彭城刘氏家族之贬
一、由武及文的家族发展史
二、刘氏贬谪情况统计
三、刘孝绰之“前后五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朝宗室文学集团的群体性贬谪
第一节 南朝宗室贬谪情况定量分析
一、典签之制对宗室的制衡
二、宗室贬谪数量及时空分布
三、宗室贬因分布与命运走向
四、宗室之贬与宗室文学集团的发展
第二节 萧子良西邸文学集团遭遇贬谪分析
一、从萧子良到萧衍:集团领袖的转变
二、“竟陵八友”的政治选择与政治命运
三、沈约之“清怨”诗风
第三节 萧统、萧纲文学集团的文争与政争
一、昭明太子卒后的储位之选
二、旧选新贵政争下的文人之贬
三、政争阴影下的文风之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朝贬谪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颜谢”谪居期文学创作研究
一、“颜谢”的身世遭际
二、“颜谢”二人谪居期创作特点异同
三、山水贬谪诗作的后世回响
第二节 江淹贬谪之作对屈、贾的继承与开创
一、香草美人:对宗室的政治依附
二、别与恨:贬谪的悲怨情感
三、岭南文学书写及生命体验
第三节 类流贬体验者与南北文学融合
一、羁北文士与流贬者的遭际共情
二、羁北文士文学书写中的流贬基调
三、南北文学融合视野中的羁北文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朝贬谪文人与时代文化精神
第一节 玄佛背景下的谪臣思想特征
一、“权退”与“仕隐”的自我放逐心态
二、任诞性情的流风余响
三、“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第二节 门阀余响下的谪臣身份特征
一、士族政治的遗响
二、皇权对士权的压制
三、体儒用道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 文学批评下的贬谪文学贵族特征
一、人物品藻与文学批评
二、贵族政治与贵族文学
本章小结
下编 南朝贬官考
凡例
南朝宋(420—479)
宋武帝朝(420—422)
宋少帝朝(422—424)
宋文帝朝(424—453)
宋孝武帝朝(453—464)
宋前废帝朝(464—465)
宋明帝朝(465—472)
宋后废帝朝(472—477)
宋顺帝朝(477—479)
南朝齐(479—502)
齐高帝朝(479—482)
齐武帝朝(482—493)
齐郁林王朝(493—494)
齐海陵王朝(494—494)
齐明帝朝(494—498)
齐东昏侯朝(498—501)
齐和帝朝(501—502)
南朝梁(502—557)
梁武帝朝(502—549)
梁简文帝朝(549—551)
梁元帝朝(552—555)
梁敬帝朝(555—557)
南朝陈(557—589)
陈武帝朝(557—559)
陈文帝朝(559—566)
陈废帝朝(566—568)
陈宣帝朝(568—582)
陈后主朝(582—589)
附录1 南朝流贬文学统计表
附录2 南朝大赦统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