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人地复合系统调控的理论延伸
1.1.2 城市复杂系统定量分析的发展趋势
1.1.3 城市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标
1.3 本书内容
第2章 高密度城市概况与特征
2.1 全球高密度城市特征
2.2 我国高密度城市特征
2.3 深圳高密度城市特征
2.3.1 高度城市化
2.3.2 高度人口聚集
2.3.3 地表高度建成
2.3.4 高建筑覆盖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
3.1 社会-生态网络基础理论
3.1.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3.1.2 复杂网络理论
3.1.3 社会网络理论
3.1.4 生态网络理论
3.2 社会-生态网络理论模型
3.3 社会-生态网络案例借鉴
3.3.1 吉利群岛潜水旅游与珊瑚礁交互社会-生态网络
3.3.2 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生态系统的社会-生态网络
3.3.3 关中平原城市群社会-生态网络
3.3.4 基于粮食系统供需流动的珠江流域社会-生态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社会-生态网络模型构建
4.1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网络化建模
4.1.1 社会-生态网络建模框架
4.1.2 生态系统维度下的网络要素结构
4.1.3 社会系统维度下的网络要素结构
4.1.4 社会生态系统维度下的网络要素结构
4.2 生态子网络:斑块廊道单层模型
4.2.1 结构语义模型
4.2.2 源地斑块提取
4.2.3 源间连接构建
4.2.4 生态网络制图
4.3 社会子网络:居民出行多层模型
4.3.1 结构语义模型
4.3.2 社会节点提取
4.3.3 出行连接构建
4.3.4 社会网络制图
4.4 社会-生态层间网络:供给需求二分模型
4.4.1 结构语义模型
4.4.2 供需斑块识别
4.4.3 路径流量提取
4.4.4 层间网络制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子网络分析与连通目标优化
5.1 生态网络层级特征分析
5.1.1 节点重要性指标
5.1.2 生态子网络层级结构
5.2 基于单层网络社区检测的特征分析
5.2.1 单层网络社区挖掘算法
5.2.2 生态网络空间组织
5.3 强弱并济准则的网络优化
5.3.1 待仿真节点搜索策略
5.3.2 新增路径精准连接
5.3.3 连通性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子网络分析与减碳目标优化
6.1 社会网络层级特征分析
6.1.1 节点重要性指标
6.1.2 社会子网络层级结构
6.2 基于多层网络社区检测的特征分析
6.2.1 多层网络社区挖掘算法
6.2.2 社会网络空间组织
6.3 节点交互反馈作用的网络优化
6.3.1 待仿真节点搜索策略
6.3.2 多情景节点动力学机制
6.3.3 减碳性优化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生态层间网络分析与均衡目标优化
7.1 层间网络层级特征分析
7.1.1 节点重要性指标
7.1.2 层间网络层级结构
7.2 基于二分网络社区检测的特征分析
7.2.1 二分网络社区挖掘算法
7.2.2 层间网络空间组织
7.3 局域增点增边准则的网络优化
7.3.1 基于供需均衡的节点生成
7.3.2 局域路径优先连接机制
7.3.3 均衡性优化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回顾
8.2 存在的不足
8.3 展望
8.3.1 理论研究发展方向
8.3.2 实证应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