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卫生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理论
2.2.2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2.2.3 危机管理理论
2.2.4 公共管理理论
3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
3.1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历史演进
3.2 中国现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分析
3.2.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预案
3.2.2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
3.2.3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3.2.4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制
4 国内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实践
4.1 关于国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经验引介
4.1.1 美国基于“生物国防战略”建立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4.1.2 英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4.1.3 日本“三级政府、两大系统”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
4.1.4 新加坡的“跨部门合作、强化教育”应急管理体系
4.1.5 瑞士“体制灵活+混合医疗”体系
4.1.6 西班牙“卫生技术评估十分级管理体系”下的应急管理体系
4.1.7 法国网络化监管下的属地管理模式
4.1.8 韩国集法律保障、统筹协调、预防救治于一体的应急管理体系
4.2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典型案例
4.2.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4.2.2 甲型H1N1流感病毒
4.2.3 三鹿奶粉事件
5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博弈分析
5.1 模型假设
5.1.1 利益相关主体界定
5.1.2 研究假设
5.2 方法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分析
5.3 仿真结果与讨论
5.3.1 系统稳定性检验
5.3.2 关键变量对参与主体行为演化的影响
6 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与体系综合评价
6.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短板分析
6.1.1 宏观规划与协调短板
6.1.2 机构设置与职权配置短板
6.1.3 基础保障短板
6.1.4 应急能力短板
6.2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6.3.1 研究方法
6.3.2 权重分析
7 优化中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的对策建议
7.1 理念层面:充分发挥“人民至上”的理念
7.2 实践层面:以短板为重点,开展建设与完善工作
7.3 技术层面: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