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传统家训及其立德树人之道
第一节 传统家训的内涵阐释
一、传统家训的含义
二、传统家训的特征
第二节 传统家训立德树人的社会基础
一、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
二、政治保障: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
三、理论支撑: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第三节 传统家训立德树人的道德准则
一、慎独自省与立志勉学
二、“孝老爱亲”与“兄友弟恭”
三、勤俭持家与重信重义
四、和待乡邻与造福乡里
五、尽忠报国与清正廉明
第四节 传统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价值功能
一、塑造淳厚民风
二、凝聚民族精神
三、维系社会和谐
四、传承儒家文化
第二章 曾国藩家训及其立德树人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曾国藩的生平概述
一、早年科举之路
二、居京为官岁月
三、湘军戎马生涯
四、晚年功成身退
第二节 曾国藩的人生追求
一、“立德”“立功”“立言”
二、盛年之境的人生追求
三、晚年之境的人生追求
第三节 《曾国藩家书》概览
一、作为“经典”的《曾国藩家书》
二、《曾国藩家书》是何种意义上的“经典”
三、《曾国藩家书》缘何被曲解为大众“成功学”
第四节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修德经验的提炼
二、儒家思想的熏陶
三、湖湘文化的浸润
四、曾氏父辈的教诲
五、良师益友的濡染
第三章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价值论
一、确立“内圣外王”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强化“内圣外王”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践行“内圣外王”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节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规范体系
一、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二、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以“清”(廉俭)为先、以“慎”(谦)抑骄、以“勤”(劳)为本
第三节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方法论
一、外学以修德
二、内省以修德
三、砺行以修德
第四章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现实价值
第一节 曾国藩家训读书治学之道
一、读书治学贵在有志、有识、有恒
二、读书治学旨在修德、明理、晓事
三、读书治学重在得法、严谨、专一
第二节 曾国藩家训为官从政之道
一、“勤恕廉明”的为官之道
二、“德重于才”的用人之道
三、“公以驭下”的治兵之道
第三节 曾国藩家训修身立德之道
一、日记与修身进德
二、主静、月课、自讼、读书、联箴
三、从内敛主静到刚健进取
四、在伦常日用中自我砥砺
五、在慎独自省中迁善改过
第四节 曾国藩家训齐家治生之道
一、孝悌为本的传家之道
二、克勤克俭的持家之道
三、广行善举的睦邻之道
第五章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
一、现代性与个人主义、工具理性
二、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加速道德教育权威的式微
三、对工具理性崇拜导致道德人格的扭曲错位
四、独白性道德教育传统对道德惰性的强化
第二节 道德教育困境的化解与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
一、重构现实性的道德教育权威
二、遵循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本位
三、回归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法
四、建构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图式
第三节 曾国藩家训立德树人之道的当代启示
一、曾国藩家训官德修养之道的当代启示
二、曾国藩家训道德教育之道的当代启示
三、曾国藩家训读书治学之道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