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界对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之理论渊源比较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性
一、社会革命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革命的整体性
三、社会革命爆发的客观性
四、社会革命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及革命实践的核心内容
一、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及其联合
二、社会革命的方式
三、社会革命的未来向度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与其他类型革命的关系
一、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
二、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
三、社会革命与世界革命
四、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
第四节 列宁与葛兰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传播
一、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学习与传播
二、葛兰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学习与传播
第三章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之现实依据比较
第一节 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历史特殊性的思考
一、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实质和战争问题
二、俄国农村公社命运与俄国革命前景
第二节 葛兰西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历史特殊性的思考
一、意大利的经济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二、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总危机
三、都灵工厂委员会运动
第三节 列宁与葛兰西对于欧洲资产阶级执政策略的分析
一、资产阶级执政策略的转向
二、东西方国家社会结构的差异
第四节 列宁与葛兰西就社会革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
一、列宁与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
二、葛兰西同庸俗马克思主义、博尔迪加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第四章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之基本概念与方法论比较
第一节 列宁与葛兰西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相关概念的继承与创新
一、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相关概念的传承与发展
二、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革命相关概念的补充与拓展
第二节 列宁与葛兰西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方法论的运用与彰显
一、革命辩证法
二、阶级分析方法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章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之核心内容与革命实践比较
第一节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与战略策略比较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
二、列宁“先夺权,后创造条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策略
三、葛兰西颇具“文化”色彩的“总体革命”理论
四、葛兰西“先创造条件,再夺权”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及策略
第二节 列宁与葛兰西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思想的比较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
第三节 列宁与葛兰西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动力的比较
一、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与实践
二、关于知识分子的认识与培养
三、关于资产阶级人才的教育与转化
四、关于妇女组织与作用的发挥
五、关于培养未来理想社会新人
第六章 列宁与葛兰西社会主义革命观比较之当代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变”与“不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的“变”与“不变”
一、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不变”的坚守
第三节 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变”与“不变”
一、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二、新征程,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