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护理反思性实践(原书第5版)/护理实践与转化译丛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52903
  • 作      者:
    作者:(英)菲利普·埃斯特赫伊岑|责编:张红梅|译者:甘秀妮//李冬雪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反思理论演进脉络为轴线,系统梳理了反思性实践在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中的独特价值。翻译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原著对反思理论的阐释突破了西方理论范式,为中国护理语境预留了对话空间。例如,第1章中对反思这一概念和“6C”理论框架的阐释,既契合我国护理教育传统根基,又赋予时代新内涵,将“三基三严”的培养转化为动态反思性实践过程,这种本土化诠释对新入职护士的角色转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中国护理实践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已超越方法论层面,成为应对复杂临床情景的核心胜任力。本书提出的“实践-反思双向赋能模型”,深刻揭示了临床环境与个体成长的互动关系,该模型与我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强调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高度契合。当护士将临床困惑转化为反思素材时,既能提升决策精准度,又能在持续改进中构建专业自信。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1章 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的定义
一、引言
二、什么是反思?
三、什么是反思性实践?
四、护理领域中反思性实践的历史与发展脉络
五、反思的优点
六、问责和反思
七、个人和专业形式的反思
第2章 全方位、终身、深度的学习与反思
一、引言
二、什么是全方位学习?
三、什么是终身学习?
四、什么是深度学习?
五、学习发生的情景
六、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方式的特点
七、知识类型和认知方式
八、审美认知
九、学习和反思
第3章 自传式反思和学习
一、引言
二、什么是自传式反思?
三、整合个人经历和职业经验
四、审视和反思自传
五、辨识对社会问题的主观看法
第4章 反思模型和框架
一、引言
二、反思框架
三、反思模型
四、结构化反思模型
五、反思阶段模型
六、基于学生视角的反思模型
七、基于自传视角的反思模型
八、反思循环
第5章 创造反思空间
一、引言
二、寻找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三、过渡空间
四、反思的障碍和局限
五、在多样化的医疗环境中定位专业角色
六、关怀与同理心
七、促进反思与学习的赋能空间
第6章 反思与自省
一、引言
二、什么是自省?
三、掌握思维主动权
四、自省在发展性学习中的作用
第7章 反思性的实践者
一、引言
二、道德主动性的实践
三、实践者的常见错误及反思过程
四、管控缺陷、险失事件和操作失误
五、对复杂决策进行反思
第8章 引导反思和跨专业协同反思
一、引言
二、应对情感残留效应
三、小组反思:行动学习的关键实践
四、跨专业协同反思
五、引导反思
六、临床督导框架
第9章 反思性写作
一、引言
二、反思性写作
三、反思性写作中的保密原则
四、个人反思性写作
五、反思日志
六、个人发展规划
七、工作中的反思性写作
八、工作中反思性写作的案例
九、记录引导反思
十、记录引导式反思的形式
第10章 利用新媒体进行反思
一、引言
二、不同类型的媒介
三、新兴媒介的双面效应
四、利用新媒体构建反思性叙事
五、以人为本的照护实践
六、促进他人反思性学习
第11章 批判性反思
一、引言
二、批判性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贡献
三、情景回忆笔记
四、探究不同视角下的理解局限性
五、评估不同情景下的证据来源
六、识别一个新观点的整合节点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