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
0.00     定价 ¥ 1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748867
  • 作      者:
    编者:龚格格//路军|责编:李媛媛|总主编:魏海生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是的该项目的第四卷,收录了37 位马列经典著作编译者本人或亲属、同事的口述、回忆资料45 篇,另附有媒体采访报道8 篇。生动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代编译人“严谨治学、无私奉献、追求理想、传播真理”的崇高品格、精神风范、优良传统、工作作风、治学经验以及青春风采,彰显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编译事业的敬畏与坚守、热爱与奉献。这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后来者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奏响接续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强音。

龚格格,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馆员。参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五年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中央交办任务《李先念》(画册);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传播”、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献书目大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生平研究资料选编》分卷主编;翻译出版《毛泽东传》;在《人民日报》、《党的文献》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

路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中共党史、区域国别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传播研究”。主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全八卷)。参与多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并获奖。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军事历史》等刊发学术论文、理论和宣传文章数十篇。


丛书简介: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丛书是为了纪念近代以来那些为了给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用毕生精力传播真理之火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者们,对他们毕生的翻译、研究工作经验进行搜集和整理的抢救性项目。主要以采访原中央编译局的局领导和其他离退休老同志,曾在原中央编译局工作过、已调离的老同志或家属,曾为马克思主义翻译传播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在职人员为基础,包括个人回忆录、回忆资料等,并收录了珍贵的图片资料。丛书共五卷。

丛书主编简介:

魏海生,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



展开
精彩书评

专家推荐: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术品格,铸就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坐标。

——杨冬权

口述实录揭开经典著作编译的神秘面纱,从经典译本嬗变透视理论创新轨迹,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全新文献维度。

—— 陈 晋

百余编译人的口述实录和深情回忆,留存了思想史上的宝贵记忆,展现了几代学人跨越世纪的真理求索之路,彰显了理论工程的中国辉煌。

—— 顾海良

首部全景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采用亲历者叙事视角,填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研究的空白,为理论溯源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支撑。—— 张一兵

从陈望道首译到当代工程,150 万字的口述实录、500 余幅珍贵图片见证“播火者”接续奋斗的艰辛历程、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生动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本基因。


展开
目录

上篇 坚守:个人自述

“恨无分身术”/ 师哲  003

“争取能工作一天,就多工作一天”/ 张仲实  013

“翻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极为光荣的任务”/ 姜椿芳  027

“我们没有虚度年华”/ 宋书声  053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往事的回忆 / 韦建桦  063

70 载编译经典 信仰铸就崇高 / 顾锦屏  083

编译局大院里的点滴回忆 / 李兴耕  095

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份事业 / 尹承东  111

做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开拓者 / 樊以楠  125我从事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点滴回忆 / 张慕良  137

常忆华年发奋时 / 高叔眉  145

我们把花样年华献给了马列著作编译事业 / 冯申  155

六十年往事琐记 / 宋洪训  165

编译研究五十年回顾 / 冯文光  179

早年编译工作追忆 / 张奇方  195

我对编译局学风和译风的点滴体会 / 杨彦君  203

我与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两段缘分 / 张近智  215

留苏归国前后那些年 / 郑异凡  223

编译局的培养使我受益终生 / 韩秀田  237

怀念在编译局成长的岁月 / 刘淑春  245中央编译局圆我翻译之梦 / 陈月霞  263

我们曾有过的青春风采

    ——回忆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编译局的戏剧活动 / 周懋庸  275

中篇 奉献:他人忆述

半世纪翻译经典著作 一辈子宣传马列主义

    ——回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张仲实  283

张仲实的翻译道路 / 姜椿芳  284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奋斗不息 / 顾锦屏  291

纪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张仲实 /

殷叙彝  297

    我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导师 / 熊复  308

朴实诚恳 平易近人

    ——我印象中的张仲老 / 谢振中  316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回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姜椿芳  321

为人民鞠躬尽瘁 / 师哲  322

姜椿芳与编译局 / 顾锦屏  326

大德永存,斯文未绝

    ——怀念姜椿芳同志 / 殷叙彝  331

编译局的好当家 / 于沪生  陈慧生  339

怀念姜老 / 姜其煌  346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回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林基洲  361

仰望苍松忆故人 / 韦建桦  362

星星点点话基洲 / 顾锦屏  378    一个美丽的梦

        ——忆基洲 / 李佩云  389

“自甘寂寞总无声”

    ——回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家、翻译家殷叙彝  401

第二国际和社会民主主义研究的拓荒者

    ——悼殷叙彝先生 / 郑异凡  402

悼念恩师殷叙彝 / 刘庸安  410

忆殷叙彝先生 / 张光明  414

“这个人脑子里只有工作”

    ——回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周亮勋老师 / 徐洋  429

“祖父翻译事业的继任者”

    ——回忆我的母亲、马列经典著作翻译家齐淑文 / 许进  451

“好人老张”

    ——回忆马列经典著作翻译家张瑞亭 / 郭值京  457“冷峻而温暖的思考者”

    ——回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办者荣敬本 / 赖海榕  465

“在他们身边工作是幸福的”

    ——回忆编译局成立初期的几位局领导 / 张秀珊  473

“风雨晨昏共苦乐,字斟句酌抠译文”

    ——回忆编译局成立初期的几位翻译家 / 高叔眉  478

“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回忆《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译者们 / 何宏江  487

下篇 传承:媒体采访

传递真理之火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采访纪事 / 新华社记者  何

平  刘思扬  497

一群人 一辈子 一件事

——记奋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线的中共中央编译局优

秀翻译家群体 / 光明日报记者  薄洁萍  503把马克思主义火炬传下去

——各界人士热议中央编译局翻译家群体的报道《一群人  一

辈子  一件事》/ 光明日报记者  薄洁萍  王斯敏  513

“他们有足够理由获得世人尊敬”

——中共中央编译局事迹报道《一群人  一辈子  一件事》

继续引发热议 /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薄洁萍  519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团队掠影 / 光

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525

架设通向世界的思想之桥

——记中共中央编译局对外翻译群体 /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

敏  王琎  535

中央编译局的“上外人”:马列经典著作翻译的“国家队”  546

老中青三代编译人,坚守马列经典编译阵地

——他们让真理穿越时空 / 人民日报记者  康岩  郑海鸥  557

编后记  56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