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犯罪主观要素的认定(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4)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59631
  • 作      者:
    编者:车浩//付玉明|责编:孙辉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编辑推荐

理论与实务的完美融合

本书汇集了第四届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精华,通过故意认定规范化和非法占有目的的深度剖析,搭建起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坚实桥梁,为犯罪主观要素的认定提供全方位指导。


青年学者的学术创新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刑法学者在本书中展现了对“概括明知”和诈骗行为构造的创新思考,以新锐视角重新审视传统难题,为刑法学研究注入新鲜活力,彰显了青年一代的学术担当。


实务难题的系统解答

针对司法实践中犯罪主观要素认定的疑难杂症,本书提供了系统化、多层次的解决方案,从理论根基到实务操作,层层推进,为法官、检察官及律师提供可操作的认定标准和方法。


学术论坛的思想盛宴

书中忠实记录了论坛报告、专家评议与现场讨论的精彩互动,多元观点交锋碰撞,深度问题层层剖析,为读者呈现一场思想的盛宴,感受学术探讨的魅力与活力。


刑法研究的前沿阵地

“刑法新青年” 系列丛书始终坚守专业定位,既是把握刑法学科前沿动态的重要窗口,也是推行刑法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本书不仅聚焦当下刑法理论热点,更前瞻性地探索了主观要素认定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是对这一定位的继续践行。


展开
作者简介

主编
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著有《阶层犯罪论的构造》《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车浩的刑法题》《正义的决疑》等作品。曾挂职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付玉明,男,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担任《法律科学》杂志副主编,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企业合规研究院院长,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西北政法大学“长安学者”特聘教授。

副主编
谭堃,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刑事法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哲学。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律评论》《现代法学》《清华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法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赵春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盈科全国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盈科刑辩学院院长,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法律硕士校外导师。主编《“盈”的秘密:有效辩护的47个制胜思维》《“盈”的秘密2:有效辩护的53个证据突破》系列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为“刑法新青年”丛书系列作品之一,集结了2023年第四届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的精华内容。作为一部聚焦犯罪主观要素认定的专题著作,全书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视角,分别以故意认定的规范化及其限度,故意中概括明知的司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之概念厘清、内涵与判断路径,诈骗行为构造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四个主题报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本书汇聚了当代“80后”和“90后”青年刑法学者以及刑法界资深专家的智慧。他们立足中国刑法实践中的实际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术观点和处理方案,力求促进我国的刑法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

展开
目录

开幕式/
第一单元故意的认定/
第一场报告/
一、报告/
论故意认定的规范化及其限度陈尔彦/
二、评议/
三、自由讨论/

第二场报告/
一、报告/
论故意中概括明知的司法认定谭堃/
二、评议/
三、自由讨论/
第二单元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第三场报告/
一、报告/
非法占有目的之概念厘清、内涵与判断路径陈少青/
二、评议/

第四场报告/
一、报告/
诈骗行为构造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史令珊/
二、评议/
三、自由讨论/

闭幕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