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气化炉的自抗扰控制
本章围绕着ALSTOM(阿尔斯通)气化炉的自抗扰控制展开研究,主要介绍ALSTOM气化炉模型及其控制要求,研究ALSTOM气化炉的自抗扰控制,讨论ALSTOM气化炉自抗扰控制参数的优化,给出ALSTOM气化炉非脆弱性能鲁棒性比较,阐述线性自抗扰控制在ALSTOM气化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基于ALSTOM气化炉的自抗扰控制设计实例,*后设计有执行器速率饱和约束的自抗扰控制器,并应用于ALSTOM气化炉上。
1.1 ALSTOM气化炉
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空气气化联合循环(air blown gasification cycle, ABGC)87MW示范电厂的洁净煤发电技术。ABGC是一种集成了喷流床煤气化技术、高温煤气净化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技术和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清洁高效的洁净煤发电系统。由于ABGC融合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增压流化床燃烧(pressurized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PFBC)和循环流化床燃烧(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CFBC)的优势,系统较简单,技术难度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热效率高,因此具有很高的商业化价值[1]。
气化炉是ABGC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通用电气阿尔斯通机械工程中心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公布了气化炉基准问题的**轮、第二轮“挑战信息包”[2,3]。在第二轮“挑战信息包”中,包含Asmar等[4]提出ALSTOM气化炉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方法,但是在0%负荷下的正弦扰动测试中,压力值超出限幅。之后,许多学者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先进的控制方法与系统辨识等模型近似的方法进行控制,然而这些方法执行困难。通过分析ALSTOM气化炉系统已有的控制方法和其复杂的结构发现,系统未知的内部模型以及性能测试中强的外界扰动成为设计该模型控制方法的两大障碍。根据系统的特点,本章利用对系统模型依赖少且具有强抗扰能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实现ALSTOM气化炉的控制,收到不错的效果。
1.1.1 线性模型和控制要求
通用电气阿尔斯通能源技术中心基于英国洁净煤发电集团ABGC示范电站中的增压喷流床气化炉,建立了该气化炉在全负荷范围内的线性模型,并发布了气化炉控制的基准问题[2,3]。所采用的气化炉是ABGC87MW示范电厂的一部分,采用喷流床气化概念设计。煤粉和吸附剂由增压空气和蒸汽运送,喷入气化炉内。气化炉里,空气和蒸汽对固体进行流化,同时与煤中的碳和挥发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低热值燃气(大约为4.5MJ/kg),燃气经净化后进入燃气轮机,余下的灰分、石灰和未完全反应的碳从气化炉的底部或顶部排出。
ALSTOM气化炉是一个强非线性和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具有5个控制输入量和4个输出量,见图1.1.1。控制输入量包括进口空气流量、进口蒸汽流量、煤粉流量、吸附剂(石灰)流量和排出煤焦流量,输出量为床料质量、燃气热值、燃气温度和燃气压力。另外,下游燃气透平进气阀门的调节,会对气化炉的压力产生扰动,带来扰动输入量压力扰动。通用电气阿尔斯通能源技术中心提供了气化炉在三个典型运行负荷下(100%、50%和0%负荷)的线性模型,采用状态空间描述如下:
(1.1.1)
其中,的维数分别是,下脚标i=1,2,3分别代表100%、50%和0%负荷;X为系统状态变量;U为控制输入量;Y为输出量;d为扰动量。
控制输入量和输出量在三种负荷下的稳态值见表1.1.1。可以看到,随着负荷的降低,控制输入量的稳态值均明显减小;燃气压力和温度也降低,床料质量保持不变,而燃气热值随着负荷的减小略有增加。
该气化炉系统的控制要求为,根据100%负荷模型设计控制系统,然后分别在三种负荷下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1)在100%负荷下,从30s开始压力发生–0.2bar的阶跃扰动(对应于发电负荷变化时燃气透平阀门位置调整引起的阶跃变化),输入量和输出量应当满足指定的要求。仿真5min(300s)并计算燃气热值和压力的绝对积分误差(integral absolute error,IAE)指标。
(2)在100%负荷下,扰动输入量发生幅值为0.2bar、频率为0.04Hz的正弦波扰动(对应于电网频率变化引起的燃气透平阀门的低频动作),输入量和输出量应当满足指定的要求。仿真5min(300s)并计算燃气热值和压力的IAE指标。
(3)同样的测试用于50%和0%负荷,以检验系统的鲁棒性能。
输入量的限幅和限速要求见表1.1.2,输出量的限制如下:
(1)燃气热值的变化量在±10kJ/kg范围内,且偏差尽可能小;
(2)压力的变化量在±0.1bar范围内,且偏差尽可能小;
(3)床料质量的变化量在标称值的5%范围内;
(4)温度的变化量在±1℃范围内,且偏差尽可能小。
1.1.2 非线性模型和控制要求
通用电气阿尔斯通能源技术中心在2002年6月发布了气化炉的非线性模型。模型采用ACSL(Advanced Continuous Simulation Language)开发,可与法马通公司(Framatome)的Modular Modelling System相兼容。发布的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描述气化炉特性的系统函数,嵌入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模块中,系统模型结构见图1.1.2。控制量和被控量与线性模型相同,压力扰动和煤质量扰动均为扰动量,各负荷点下的设定值由负荷确定。
图1.1.2 气化炉非线性系统模型结构
非线性模型给出了三种负荷点下的输入输出变量平衡点数据。其中,负荷与产气量的对应关系见表1.1.3。随着负荷的减小,产气量也明显减小。气化炉非线性模型的控制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压力扰动测试。
①在100%负荷下,从30s开始压力发生–0.2bar的阶跃扰动,仿真5min(300s)并计算燃气热值和压力的IAE指标;输入量和输出量应当满足指定的要求。
②在100%负荷下,压力发生幅值为0.2bar、频率为0.04Hz的正弦波扰动,仿真300s并计算燃气热值和压力的IAE指标;输入量和输出量应当满足指定的要求。
③针对50%和0%负荷进行同样的测试,并计算相应的IAE指标。
(2)变负荷跟踪测试。
从50%负荷稳态开始,以每分钟5%的速率将负荷增至100%(需600s),要求实际输出的负荷尽可能接近要求,在升负荷结束时超调*小,且控制输入在允许的约束范围内。
(3)煤质量扰动测试。
由于煤种的不同,煤的成分和热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令煤的品质在±18%的范围内变化,记录观察到的性能变化(如跟踪性能、稳定性等)。
在第二轮“挑战信息包”中,与ALSTOM气化炉基准问题一起发布的PI控制方法(简称基准控制方法,记为BC),采用了Asmar等[4]给出的控制结构,获得的控制系统在0%负荷下压力发生正弦扰动时,压力回路的响应范围超出了规定值。在100%负荷下,当煤质量增加8%时,温度回路出现不稳定。
1.2 ALSTOM气化炉的自抗扰控制
在通用电气阿尔斯通公司公布的ALSTOM气化炉第二轮“挑战信息包”中[3],虽然提供了气化炉在MATLAB/Simulink下可执行的文件,但是商业方面的原因,使气化炉的内部运算及结构被封装成一个S-函数。因此,ALSTOM气化炉模型是一个黑箱模型。2000年,Asmar等[4]提出ALSTOM气化炉的PI控制方法,就是挑战信息包中所采用的方案,该方案是基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或者完全分散控制的思想。然而,在0%负荷下的正弦扰动测试中,压力值超出限幅。在ALSTOM气化炉的所有控制方法中,许多学者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优化PI/PID方案中的参数集,且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控制效果[5-8],一些学者将一些先进的控制方法与系统辨识[9,10]或者其他降低系统阶数的方法[11-14]相结合,通过降低系统模型的阶数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在实际中,模型的近似将给这些算法的执行带来困难。在已有ALSTOM气化炉的控制中,PI控制方法因其结构简单、容易执行以及较好的控制性能展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从对ALSTOM气化炉已有的控制方法和其复杂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系统未知的内部模型以及性能测试中强的外界扰动成为设计该模型控制方法的两大障碍。2006年,Wilson等[12]提出利用状态观测器估计该气化炉的所有外界扰动(压力扰动和煤质量扰动),并将其消除。与已有的基准控制方法比较,该方法在100%和50%负荷下的性能都有所提高,但是在0%负荷下的正弦压力扰动测试中压力超出限幅。在该方法中,只考虑外界扰动,忽略了由内部未知模型导致的系统内部扰动的影响。因此,一种能同时估计并消除系统内部和外界扰动的控制方法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控制理论中,许多学者提出各种扰动观测器的形式,如未知输入观测器(unknown input observer)、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干扰观测器(perturbation observer)及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15]。在这些观测器中,ESO因其对模型需求的信息量少展现出较强的优势。1998年,韩京清先生[15]基于ESO提出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2001年,Gao等[16]**次用到“自抗扰控制”这个术语,并将自抗扰控制的思想**次用英语进行系统的介绍。自抗扰控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ESO主动估计系统的总扰动(包含内部和外界的所有扰动),并利用控制律及时消除它。
在本节中,将ALSTOM气化炉系统的总扰动看成系统的一个扩张状态,利用自抗扰控制中的ESO进行实时估计,提出了ALSTOM气化炉系统的一阶自抗扰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方法在三种负荷下都能够达到与基准控制类似的性能。同样,在0%负荷下的正弦扰动测试中,压力超出限幅。为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进一步调整控制器参数,获得另一组控制器参数。该组参数下的仿真结果与PI控制方法中的由Simm等[5]和Xue等[6]获得的两组参数的仿真结果对比发现:自抗扰控制方法有着比PI控制方法更好的抗扰能力,即在0%负荷下的压力扰动测试中,自抗扰控制方法中压力的IAE指标值更小;在变负荷跟踪测试中,自抗扰控制的温度能很快跟踪上要求的温度并基本没有超调,以及床料质量能较快地回到设定值;在煤质量扰动测试中,自抗扰控制方法的抗煤质量扰动范围要等于或大于PI控制方法的范围。
1.2.1 自抗扰控制方法简介
在自抗扰控制方法的发展中,*初的自抗扰控制采用的是非线性ESO和非线性控制律[15],展现出了较强的鲁棒性和抗扰能力。然而,该算法复杂的结构和参数整定制约了自抗扰控制的发展。2001年,Gao等[16]简化了该控制器结构。之后,Gao[17]于2003年提出其参数整定的方法。这些研究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并推动将自抗扰控制应用到实际对象的控制中。自抗扰控制方法成功应用于Parker公司Parflex软管成形生产线上,LineStream(一家专注于推广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公司)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签署合作协议,由德州仪器生产运行LineStream的SpinTAC控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