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
0.00     定价 ¥ 5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672193
  • 作      者:
    作者:孙俊娜|责编:倪小勋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探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背景指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亩均利润下降,农业现代化需求迫切。研究通过理论构建、实证分析和作用机理探讨,揭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终提出政策启示与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我们到21世纪中叶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扩大中等收人群体规模,建设橄榄型社会。世界银行2017年关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标准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处于3996美元到12375美元之间,而我国2018年的人均GNI为9620美元。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扩大中等收人群体规模,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核心短板问题还是农业发展模式不够现代,这使得农业产业从业者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与全国以及二三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农业产值上来看,2023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1.69亿人,但人均产业增加值仅为5.3万元,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23.7%、第三产业的27.5%。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23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人为21691元,绝对差距约3万元,收入比为2.39,相比发达国家0.8~1.4的区间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仍有4.8亿农村人口,如果解决不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农民增收问题,就无法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目标。因此,重视农业并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现代化转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背景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把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领域的支持政策体系更为丰富,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也更为多元,增收减负、财政支农以及精准扶贫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支撑,财政资金的投入规模也不断增加。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仅2022年,全国在农林水方面的财政投入接近2.25万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26.05万亿元)的比重约为8.6%,而很多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5%左右(卢成,2020)。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三农”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遗憾的是,与日益现代化的工业相比,农业仍然处于生产条件落后、组织经营方式单一的境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不断凸显,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不强,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效益低下,农民持续增收缓慢。
  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亩均利润下降为负。从农业生产成本上看(表1-1),2011-2018年,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亩均生产的总成本年均增长4.7%,其中生产成本年均增长4.4%,土地成本年均增长6.0%。从亩均净利润上看,则从2011年的250.8元下降到了2018年的-85.6元,成本利润率也从2011年的31.7%下降到了2018年的-7.8%。由此可见,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亩均净利润则呈下降趋势,农民在当前情况下种地收益较小,甚至出现亏损,这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是不利的信号。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文献综述 9
1.3 研究对象、目标与意义 20
1.4 研究方法 23
1.5 研究创新点 24

第2章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情况 26
2.1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情况 26
2.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30
2.3 本章小结 37

第3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民增收的理论构建 39
3.1 理论基础 39
3.2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 4
3.3 本章小结 50

第4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策略 51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
4.2 识别策略与内生性处理 54
4.3 本章小结 69

第5章 宏观层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民增收分析 71
5.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1
5.2 示范区创建对农民收入的总体影响 74
5.3 不同创建批次示范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77
5.4 示范区创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80
5.5 平行趋势及动态效果检验 85
5.6 其他稳健性检验 88
5.7 本章小结 89

第6章 微观层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民增收分析 90
6.1 数据、识别与模型 90
6.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93
6.3 示范区创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94
6.4 平行趋势检验 96
6.5 安慰剂检验 98
6.6 其他稳健性检验 100
6.7 本章小结 102

第7章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分析 103
7.1 实证检验 103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经验 107
7.3 本章小结 116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118
8.1 研究结论 118
8.2 政策启示 120
8.3 讨论 123
8.4 研究展望 124

参考文献 1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