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浙学与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精)/浙江海外交流史研究/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0.00     定价 ¥ 13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60848
  • 作      者:
    作者:徐海松|责编:闻晓虹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属于“浙江海外交流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研究明清时期浙江学术文化与西方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时间上起明朝末年,下止18世纪乾嘉时期,余波延续至清末民初。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梳爬明清时期浙江学者的各类著作,认真考察浙学与西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明清时期浙江学者在面对第一波“西学”浪潮的冲击时所作出的反应,包括:浙江学者与西方来华学者直接及间接的交往;浙江学者对西学的吸收,以及通过吸收西学而形成的文化新活力;来华西方学者通过与浙江学者交往而把中国文化传回欧洲,从而在欧洲学术文化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明清之际浙学与西学相遇的时代背景
一、入华耶稣会士的“学术传教”与西学东渐
二、耶稣会士的双重传播角色:宗教与科学
三、晚明学风与传教士西学的相遇
四、经世实学与西方科学的合作
五、官修浙江地方文献中的西学叙事
六、浙江在明清间西学东渐中的地位
第二章 明清之际浙学与西学相遇的杭州角色
一、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概述
二、第一位入杭的耶稣会士罗明坚
三、杭州开教及充当全国教务中心
四、欧洲传教士在杭州的事迹
五、中国礼仪之争中的杭州角色与欧洲传播
六、杭州西溪欧洲传教士墓地的变迁
七、杭州在中西交汇中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明清间中西双向交流的开拓者:金尼阁和卫匡国
一、穿着明朝服饰的金尼阁及其在华活动
二、金尼阁的“西书入华”与中学西传
三、卫匡国的学术传教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四、卫匡国的中国史研究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五、卫匡国对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和文化传播价值
六、卫匡国的《中国文法》及其语言学贡献
第四章 明清间中西首次交汇的浙西之学与两大柱石
一、“浙西之学”的概念与汉文西书的刊传
二、浙西士人的西学风尚
三、中西首次交汇的两大柱石:李之藻和杨廷筠
四、李之藻会通中西之学的成果:从《天学初函》到《名理探》
五、从“心同理同”到经世实学:李之藻会通中西文化的理念
六、杨廷筠的中西互鉴之学:从总结西学汉籍到辟佛、补儒与耶儒融合论
第五章 浙西经史之学与西学的交汇
一、浙西之学宗师顾炎武的西学观
二、浙西经学家胡渭、毛奇龄的西学观
三、清初浙西史家与传教士的交往和西学叙事
四、清中后期浙西史家笔下的西学
第六章 浙西理学与西学的交汇
一、浙西理学名士张履祥、吕留良、应撝谦的西学观
二、陆世仪“六艺”实学中的西学观与中西伦理撞击中的角色
三、陆陇其与耶稣会士的交往及其对西学的取舍
四、王锡阐会通中西之学对浙西理学家的影响
第七章 浙西文艺家与西学的关系
一、明末浙西文学家与西学
二、浙西书画家笔下的西学
三、浙西词学宗师朱彝尊与西学的接触
四、民间画师《海错图》上的西学东渐
第八章 明清之际浙江士僧与传教士的耶儒、耶佛论辩
一、浙江地区的耶儒、耶佛之争
二、《辩学遗牍》与耶佛论战:利玛窦、虞淳熙、杨廷筠的论辩角色
三、杭州佛僧祩宏与利玛窦的耶佛之辩
第九章 明末清初浙东学派开创者黄宗羲与西学
一、刘宗周的西学观及其影响
二、黄宗羲与传教士和西学的接触
三、黄宗羲对西学的研究
四、黄宗羲对西学的吸纳与排斥
五、黄宗羲的“中学西窃”说
第十章 明清之际浙东史家与西学的交汇
一、明末清初浙东史家张岱与西学
二、黄百家与西学的接触及其研究
三、万斯同对西学的评价和取舍
四、全祖望的西学观
五、章学诚对西学的态度和评述
六、清代浙东学术风格中的西学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