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中创造并留存下来的38项代表性遗产,从历史沿革、遗产看点、科技特点、研究与保护历程、遗产价值五个方面为读者进行详尽的介绍,并在每一篇中配备多幅全景或特写的最新遗产留存的实拍图,深度呈现中国古代在农业、水利、交通、建筑、机械、军事、航海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遗产,通过学术+科普的形式,阐释中华文明的“科学基因”和“科学精神”。《中国古代科技遗产》旨在通过多角度深入阐释科技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科技价值、历史人文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对科技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更好地界定科技遗产的概念,填补国内在科技遗产研究上的空白。
作者将科技史研究与遗产理论相结合,让实物帮助历史文献“说话”,阐释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和巧思,有益于读者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
此书从新颖的视角,追溯历史渊源,探讨遗产的科技含量,也反映了当代在博物馆和景区中对于这些珍贵遗产的呈现,是同类图书中最能反映新研究、新动态和新见解的优秀之作。
——刘兵(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本书凝结着作者遗产考察之旅的朝圣心情,不仅有对遗产看点和科技价值的权威解读,还有对研究和保护者的崇高敬意,图文并茂,令人不忍释卷,是迄今为止领略中国古代科技遗产的最佳读本。
——潜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
在手一册,可以阅遍中华五千年的智慧与技巧的结晶。图片精美,释读详略得当。其中对文化遗产的科技特点的说明,为同类图书中所少见,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王晓葵(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教授,《遗产》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