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声乐教学与表演能力培养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4054054
  • 作      者:
    作者:刘盛楠|责编:肖楠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盛楠,女,毕业于河南大学并获得音乐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民族声乐、民族声乐歌唱技巧,音乐教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声乐教学是声乐学科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声乐课程是高等院校声乐院(系)的必修课。声乐舞台表演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声乐课堂教学。只有观察演员的外在表现,才能够检验其学习程度和理解水平,声乐课堂教学也必须同现实中的舞台表演实践联系在一起,才能称得上完整理想的教学。
  《声乐教学与表演能力培养研究》针对当代声乐教学,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第一章为声乐艺术与声乐教学概述。第二章为声乐教学的实践技能与过程评价。第三章是声乐教学的语言、心理及情绪,从声乐教学的语言、心理和情绪进行分别阐述。第四章为声乐教学的表演训练实践。最后一章为声乐教学的表演要素和指导,分别从声乐表演的语言和心理、声乐表演的曲目选择、声乐表演的排练和舞台实践指导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声乐艺术与声乐教学概述
  本章主要对声乐艺术与声乐教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声乐艺术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声乐教学的目的与形式、声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声乐教学的原则。
  第一节 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谈到西方声乐艺术以及整个近现代声乐史,就不得不提到美声唱法(belcanto)。它的产生与变迁几乎能和欧洲近现代声乐的发展主线挂钩。对于这个词语所指的具体概念,很多有权威的音乐词典都曾给出不同的解读,而且分析的角度和分析的方法都各有区别。按照《辞海》的解释,美声唱法是17一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这种演唱方式因发声流畅、音色华丽、吐字干净、音节衔接顺畅均匀、花腔装饰富于变化而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并逐渐自成一派。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声唱法在狭义上是一个时代的风格,而在广义上对其的认识是自美声唱法产生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从原来的概念发展成为代表西方歌唱音乐表演形式的主流形式,也与西方歌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各个不同时代的歌唱风格。美声唱法在其发展过程中融会了许多历史时期的歌唱技巧,总结了诸多音乐人士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并拥有了自身专门的音乐教学方向。也正是因为积累了如此底蕴,美声唱法经受住了时代变迁的考验,时至今日依然鲜活,以全面、系统、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法受到大众的认可和追捧。
  (一)圣咏音乐是美声唱法的萌芽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迄今已经成为西方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声唱法不仅是欧洲音乐变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更是人类文化美学演变的重要参考。它反映着特定时期欧洲社会形态、群众心理等宏观的人文因素。
  比较原始的唱法已经包含了若干种形式,不仅有简单的独唱,还有齐唱、领唱、吟唱等。在古希腊,说唱是民间最为流行的演出方式。诸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巨著,最初都来自市井街头的传唱。到了古罗马时期,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不断扩张领土,并进行宗教渗透。步入中世纪,教会势力不仅控制着欧洲的政治、经济,还控制着几乎所有意识形态领域,其中就包括音乐领域。这一时期的教会将歌唱作为一种传播宗教的附属产物,经常在教堂组织演唱圣诗并朗诵经文(显然直到今天,各地的教堂依然延续着这一习惯),这是欧洲历史上比较早的、有组织的合唱形式。受到宗教的影响,教堂中的演唱语言往往是拉丁文,歌词也都与宗教内容有关。
  中世纪早期的宗教音乐皆是由教会里的修士所作,这类音乐就叫作素歌,也就是所谓的圣咏,所以圣咏大体上意味着“修道院的声乐”,因此对歌唱声音的要求也是与内容相符的,必然是温润而悦耳、纯净而含蓄的。从现有的考古结果和文献资料看,按照中世纪的音乐观念,音乐并非供人欣赏与取悦的艺术,而是承担着教化功能,用来让人接受宗教感召、服从教会的指引,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更像是一种道德性工具。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中世纪(13世纪前)流传至今的音乐类型相当划一,大部分由基督教教会编创。教会对待音乐的态度相当严苛,一方面频繁审查已有的音乐作品,不允许大众接触与教会理念有违的作品;另一方面,还会严格地控制世俗的歌曲形式和器乐使用。因此,中世纪的声乐艺术基本处在教会音乐“一家独大”的阶段。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统一教义,以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也在8世纪基本确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声乐艺术与声乐教学概述 1
第一节 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1
第二节 声乐艺术的特征与表现形式 13
第三节 声乐教学的目的与形式 17
第四节 声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20
第五节 声乐教学的原则 26

第二章 声乐教学的实践技能与过程评价 29
第一节 声乐教学的专业技能实践 29
第二节 声乐教学的过程 60
第三节 声乐教学的评价 64

第三章 声乐教学的语言、心理及情绪 72
第一节 声乐教学的语言 72
第二节 声乐教学的心理 77
第三节 声乐教学的情绪 81

第四章 声乐教学的表演训练实践 94
第一节 声乐表演概述 94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形体训练 66
第三节 声乐表演训练的艺术手段 122
第四节 不同声乐形式的表演训练 126

第五章 声乐教学的表演要素和指导 137
第一节 声乐表演的语言和心理 137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曲目选择 147
第三节 声乐表演的排练和舞台实践指导 160

参考文献 17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