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豆杉紫杉醇与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305318
  • 作      者:
    作者:李艳艳|责编:白晓晓
  • 出 版 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艳艳,博士,河南许昌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学院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及利用研究,主讲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席会设计组三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比赛,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奖项9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红豆杉紫衫醇与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资助。
  红豆杉为裸子植物门红豆杉科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该植物的树皮、枝叶和树根均可入药,集药用、材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红豆杉紫杉醇与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主要介绍红豆杉紫杉醇与黄酮的研究现状,不同季节、不同生长年限的红豆杉属植物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不同部位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等的分析,黄酮的提取工艺、脱色工艺、抗氧化活性等的研究,以及中国红豆杉不同组织部位与剥皮再生过程中紫杉醇与黄酮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等内容。
  《红豆杉紫衫醇与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适用于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及对药用植物红豆杉感兴趣的人员阅读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红豆杉简介
  红豆杉属(Taxus)植物为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红豆杉科(Taxaceae)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是远古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珍稀药用植物,在地球上已有约250万年的历史,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集药用、材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素有“植物黄金”之称。红豆杉属包含15种,在我国境内分布的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别是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Florin)、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W.C.Cheng et L.K.Fu)、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以及变种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 L.K.Fu & Nan Li)。但按目前报道所采用的DNA条形码技术、物种分布区模拟和谱系地理学等方法进行分类,我国有10种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中国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物种,在四川、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地均有分布。还有天然杂交品种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Rehd),它是由东北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杂交而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研究发现,曼地亚红豆杉的新鲜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也普遍在0.01%以上,这一特性赋予了它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研人员已经成功选育出了曼地亚红豆杉的新品种——“紫科1号”,这一成果为紫杉醇的提取与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红豆杉球花单性,雌雄异株,叶呈线形或披针形,种子呈浆果或核果状,全部包于杯状肉质假种皮中。但保康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f.baokangsis)与变种南方红豆杉的主要区别在于保康红豆杉雄株上有部分枝条发育成雌性枝条或雌雄球花在同一果枝上,呈现雌雄同株现象。后续研究发现,保康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蕴含大量的遗传信息,是性别分化的重要步骤;高含量的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BR)可促进保康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大孢子叶球的发育,低含量的赤霉素4(GA4)可促进小孢子叶球的发育;高含量的细胞分裂素(CTK)、吲哚乙酸(IAA)赤霉素3(GA3)和茉莉酸甲酯(MJ)有助于促进保康红豆杉大孢子叶球的发育。
  红豆杉喜欢湿润的环境与凉爽的气候,耐寒和耐阴性较高,是典型的阴性树种,生长在具有丰富腐殖质的排水性能强的酸性沙质黄壤中,但也能生长于其他类型的土质中,如中性土、钙质土。红豆杉木材密度高,质地坚硬湿胀性及干缩性小,可用作优良木材。在研究中发现,作为生态植物和养生植物的红豆杉,不仅可以用作园林绿化,还可以用作室内盆景,起着净化.改善空气和观赏的作用。
  红豆杉别名有紫杉、赤柏松、胭脂柏、米树红豆树、美丽红豆杉、红叶水杉、臭榧等。传统中医学认为,该植物的树皮、枝叶和树根均可入药,它的药用作用可以在多部中医典籍中得到考证。《本草推陈》描述“紫杉,用皮易引起呕吐,用木部及叶则不吐,且利尿、通经,治肾脏病、糖尿病”。。《中药大辞典》与《中华本草》记载红豆杉通经、利尿、消肿、驱虫、治积食,主要用于肾炎、糖尿病的治疗,用法为“紫杉叶1~2钱,小枝3~5钱,煎汤内服,治疗糖尿病”。《中国植物志》描述“红豆杉木材、枝叶、树根、树皮能提取紫杉素,可治糖尿病;叶有毒,种子的假种皮味甜可食”。《生药学》描述“红豆杉枝叶或树皮性平,味淡,能利尿消肿、温肾通经,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糖尿病、月经不调等症,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用量为叶3~6g,小枝9~15g”。
  红豆杉的根、茎枝和叶中的主要成分为紫杉烷类、黄酮类糖苷类、倍半萜类等。近年来人们对红豆杉中化学物质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其挥发性成分可以用于降血压和抑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抗氧化,多糖可以用于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治疗糖尿病,多元醇可以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等。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HPLC法测定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研究 30
第3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南方红豆杉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51
第4章 均匀设计法优化南方红豆杉叶中总黄酮脱色工艺研究 64
第5章 南方红豆杉不同发育阶段总黄酮积累规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6
第6章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89
第7章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03
第8章 均匀设计法优化中国红豆杉叶中总黄酮热回流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16
第9章 中国红豆杉叶中总黄酮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127
第10章 中国红豆杉不同组织部位紫杉醇与黄酮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134
第11章 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紫杉醇与黄酮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153
附录 1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