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营养活动。远古时代人类居住在山林和洞穴,靠捕鱼、打猎、采集食物谋生,在与自然的搏斗中,经受了猛兽的伤害和恶劣环境的摧残,逐渐形成“自我保护”营养意识。例如,学会钻木取火后,远古人类认识到吃熟食可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从古至今,营养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营养护理更是与食物、环境、健康等密不可分。
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营养支持与生命照护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心静脉营养还未兴起,肠内营养在临床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 70年代,随着肠内营养液的问世及输注系统的研发,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更趋完善。20世纪 90年代,肠内营养在我国临床应用广泛,相关技术及制剂、途径、辅助用具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临床肠内营养的快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营养风险筛查到营养评估,多途径肠内营养通道的建立,以及并发症观察、识别与处置,营养疗效监测与评价,护理人员参与各个环节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营养领域的护理专科人才储备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营养支持相关理论、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临床营养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
常健主任等主编的《肠内营养护理:理论、实践与管理创新》一书,结合了当下指南、共识及临床实践,重点介绍肠内营养理论、置管方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临床医护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可作为临床营养专科护士的培训教材。随着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的不断拓展,营养护理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营养专科护理队伍将不断壮大,为更多患者解决临床营养问题。
导 论 1
理论篇
第一章 胃肠道生理与营养学基础 14第一节 胃肠道的生理解剖 14第二节 胃肠道黏膜屏障 21第三节 胃肠道的运动 24第四节 营养的代谢与吸收 26
第二章 营养风险筛查与状况评价 28第一节 营养风险筛查 28第二节 营养状况评价 35第三节 肠内营养代谢研究 45
第三章 肠内营养制剂 53
第一节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53
第二节 各类制剂的特点与应用 56
第四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66第一节 概述 66第二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分类 67第三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保存与管理 84 第五章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与方式 87第一节 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87第二节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104第三节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 107
第六章 特殊人群的肠内营养支持 110第一节 儿童的肠内营养支持 110第二节 孕妇的肠内营养支持 120第三节 老年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131第四节 肿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144第五节 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150第六节 围手术期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154
第七章 肠内营养并发症与防治 161
第一节 常见并发症 161
第二节 并发症的监测与预防 181
实践篇
第八章 鼻胃管的置入与护理 188
第九章 鼻十二指肠管的置入与护理 194
第十章 鼻空肠管的置入与护理 207
第十一章 胃空肠造口置管及其护理 215第一节 胃空肠造口置管的历史与发展 215第二节 胃造口术的概念与发展 217第三节 胃造口置管条件 235第四节 胃造口置管前的准备工作 237 第五节 胃造口置管过程 240第六节 胃造口置管操作流程中的并发症 250第七节 胃造口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56第八节 胃造口置管的护理常规 258第九节 胃造口术后的居家护理 262第十节 胃造口置管应急预案 268第十一节 空肠造口术 272第十二节 经皮颈部穿刺食管造口置管术 284
第十二章 腹腔压力的监测 287
第十三章 肠内营养置管的辅助技术 293
第十四章 肠内营养操作的辅助用具 297
管理篇
第十五章 肠内营养专科团队的组建 304第一节 团队成员的架构与管理、培训与培养 305第二节 医院档案建立与管理 308第三节 互联网医院 309第四节 开业护士及护士处方权 316
第十六章 肠内营养的管理 321第一节 肠内营养的质量控制 321第二节 肠内营养的安全管理 327
第十七章 肠内营养支持的供给情况及特点 338第一节 肠内营养支持现状 338第二节 临床肠内营养支持 348
- 3 -
第三节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356第十八章 肠内营养相关的健康科普教育 367第十九章 肠内营养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374附 录 386参考文献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