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阿波罗号宇宙飞船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
外文名称Apollo Spacecraft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是继水星号与双子星号系列飞船后,美国研制使用的第三代载人宇宙系列飞船,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波罗号各代飞船为美国创下了许多“**次”:阿波罗4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次使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的航天任务;阿波罗5号是**次使用登月舱的航天任务;阿波罗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次载人飞行任务;阿波罗8号是人类**次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人类**次成功的登月任务。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的成功,是人类**次离开地球而到达别的天体,是人类文明向太空渗透的里程碑,也是航天事业的一次飞跃。1984年12月8日,美国阿波罗登月与中国成昆铁路、苏联**颗人造卫星上天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1]。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建造设想来源于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宣布的美国将执行阿波罗计划。1965~1972年,共发射17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1~3号为模拟飞船,4~6号为不载人飞船,7~10号为绕地球或月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11~17号为载人登月飞船。1972年,阿波罗计划结束,由后续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接替。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总质量45吨,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指令舱为圆锥形,高3.2米,底面直径3.1米,重约6吨;服务舱前端与指令舱对接,舱体呈圆筒形,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宽4.3米,*大高度约7米。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5月开始,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总耗资255亿美元。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共进行17次飞行试验,包括6次无人亚轨道和地球轨道飞行,1次载人地球轨道飞行,3次载人月球轨道飞行,7次载人登月飞行。共12名航天员先后登上月球,月面停留时间总计305小时20分钟,*大舱外活动半径为30千米,进行了成功登月和安全返回、考察地月空间环境、考察月表环境及月球构造、在月球上安装科学仪器和驾驶月球车等科学实验,共带回3817千克各种月球岩石和土壤。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家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40万人[2-4]。
1958年7月29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即《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创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统一组织协调美国的航天发展。1960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副局长休 拉蒂默 德莱顿宣布启动阿波罗计划,并开始对飞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收到了14份投标意向。*终,通用动力公司与康维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格伦.L.马丁公司收到了合约。经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不懈努力,阿波罗计划取得了成功[5]。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它帮助人类**次离开地球而到达别的天体,使人类在外星探索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阿波罗计划执行过程中,科学家越来越懂得如何摆脱宇宙的桎梏,为探索其他星球做了重要铺垫。
一、工程背景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与美国的太空竞争异常激烈。1960年11月,肯尼迪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他竞选时便承诺要使美国在太空探索和导弹防御上全面超越苏联。但肯尼迪的这个计划并没有落实,因为他对美国航天业的发展状况不太熟悉,而且太空计划还会消耗大量的资金。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 加加林顺利升入太空,这一壮举引起美国的不安,激励美国占领航天领域的高地。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提出要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前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此后,美国于1966~1968年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地轨道上检验飞船的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考验登月舱的动力装置;1968~1969年,先后发射了阿波罗7号、8号、9号飞船,进行载人飞行试验,包括环绕地球、月球飞行和登月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落模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拟登月舱与指挥舱的分离和对接,检查飞船的可靠性;1969年5月18日发射的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航员乘坐的登月舱也降至离月面15.2千米的高度[3]。
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超重型运载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尼尔 奥尔登 阿姆斯特朗、巴兹 奥尔德林、迈克尔 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千米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他们在月面上放置了一台激光反射器、一台月震仪和一个捕获太阳风粒子的铝箔帆,拍摄了月面、天空和地球的照片,采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阿波罗12号和14号均成功完成了登月任务,但美国并不满足于登月本身,如何采集更多外星资源也是美国所追寻的目标'阿波罗15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九次载人任务,也是人类第四次成功登月的载人登月任务,与前几次任务相比在月球上停留更久,科学研究的意义更大。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使人类**次离开地球而到达别的天体,是人类开拓新的疆域的里程碑,也为人类今后开发利用月球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工程影响十分深远,它对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将永载人类史册。
1.工程主要成果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过程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技术,至今人类仍然受益匪浅,投入产出比是1:14,即投入1美元,产出14美元。
2.工程管理创新
在研制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过程中,美国政府、企业部门、大学结成一体,举国上下参与和支持实施登月计划,他们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特别是采用计划评审技术、关键线路法等新的管理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确保各项实验研究准确按期完成,终于使这项举世瞩目的宏伟目标得以如期实现。因此,载人登月飞行的成功,不仅是科技史上更是航天科技史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而且也是管理上的一次革命(被称为“管理学的革命”),标志着人类在组织管理方面已经走向一个新时代。
3.工程科学价值
(1)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实现了多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包括火箭发射技术、航天器结构设计、环境控制系统等。这些技术在之后的太空探索任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之后的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从远古神话进入科学探索的新纪元,人类对月球的起源、地质、地貌、物质成分等方面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搭载的许多科学仪器,对月球的辐射环境、太阳风、月球磁场等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为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4.工程社会价值
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建造完全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出政治之外,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直接带动了美国微波雷达、遥控作业、无线电制导、超高强度和耐高温合成材料、新型电子计算机、药物及生物工程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遥控作业等许多技术成果又转移到民用领域,促进了科技与工业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蔡司报告指出,阿波罗计划使美国经济增长率提高2%,物价指数下降2%,创造80万个就业指标;美国1958年国民收入为4062亿美元,1968年达到8640亿美元,1970年增至9046亿美元,10年翻了一番,这是阿波罗计划剌激的结果。宏观经济学研究表明,阿波罗计划技术研发的花费对固定产出(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投入产出比从过去的1:7变为1:14。在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的20年内,阿波罗计划仍然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估计产出比是1:9。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70~80年代支撑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主要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今天美国航天工业、国防工业和许多民用工业的关键技术,很大部分来自阿波罗计划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或这些技术衍生的技术,通过月球探测发展起来的技术,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个工业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中派生出了大约3000项应用技术成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