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黑海与欧洲近东以及亚洲的早期文明(精)/世界海洋文化与历史研究译丛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014747
  • 作      者:
    作者:(德)玛利亚·伊万诺娃|责编:杨海萍//苏勤|总主编:王松林|译者:马钊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内容介绍
  《黑海与欧洲、近东以及亚洲的早期文明》是一部深入探讨黑海地区及其周边文明发展的重要著作,属于《世界海洋文化与历史研究译丛》丛书之一。全书以黑海为中心,结合地理、历史、考古、环境等多学科视角,系统分析了黑海及其周边地区在早期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书中首先从自然环境入手,详细描述了黑海周边的地理特征,包括库班河下游河谷、黑海北岸草原、黑海西岸湿地以及安纳托利亚海岸等地的生态环境。作者指出,这些区域的自然条件为早期农业文明的兴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如肥沃的黑土、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适宜的气候。然而,苏联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对库班河下游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影响,改变了该地区的自然面貌。 
  随后,书中聚焦于黑海北岸草原和西岸湿地,探讨了这些地区在农业、资源开发以及文化互动中的关键作用。黑海北岸草原的干旱气候和草原生态系统为游牧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而黑海西岸湿地则成为早期农业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基地。此外,书中还特别关注了安纳托利亚海岸这一“未知海岸”,揭示了其在早期文明传播中的独特地位。 
  全书通过大量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展现了黑海地区与外部世界(如欧洲、近东和亚洲)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强调,黑海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重要水域,更是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其历史变迁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格局。 
  最终,《黑海与欧洲、近东以及亚洲的早期文明》以“黑海和外部世界”的结语收尾,总结了黑海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黑海地区的深入剖析,《黑海与欧洲、近东以及亚洲的早期文明》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也为理解全球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自然环境
  库班河下游河谷
  库班河下游三角洲和河谷分布着广阔的低地以及亚速海-库班河平原,那里高山融雪形成季节性河水泛滥。库班河下游的春汛从3月一直延续到7月,在过去会把整个平原变成一个庞大的湿地,支流纵横、水道交错、湖泊和渴湖密布。但是,这个生态系统在苏联时期被永久性改变,人们在库班河上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又开挖了灌溉渠道系统,并开垦了大片肥沃的农田和鱼塘(Marushevsky,2003)。
  亚速海-库班河平原的环境要比平原地带其他地区优越,那里水资源丰富、降水充沛、冬季温和、无霜期长、黑土肥沃,这些都适宜农业的持续性开展(Ivanov and Matychenkov,1996)。
  在高加索山麓和沿库班河下游地带,年降水量达600~800毫米,但在库班河和顿河间的平原地带,年降水量则下降到400~600毫米,相当于乌克兰黑海地区的降雨量(Volodicheva,2002,Fig.15.2)。今天草原和森林的分界线位于海拔500米处,但在全新世的早中期,该分界线有可能曾达到海拔700米(Alexan-drovskij,1997;2000,245;Alexandrovskiy et al.,2001)。
  库班河的沿海低地没有战略性资源,但是距库班河下游南部约100千米的山脉却有着众多的铜矿、银矿和冲积金矿床。在萨哈拉(Sakhala)还有一处辰砂矿,位于偏远的格连吉克(Gelendzhik)和新罗西斯克(Novorossijsk)之间(Alexandrovskajaet al.,2000,112)。
  黑海北岸草原
  位于顿河下游和南布格河间的海岸是一片广袤的平原,那里纵向深壑交错,横向河谷密布。海岸低直,河流经沼泽地密布的河口流入黑海和亚速海。高海拔的地区只有两个:一个是在亚速海的东北部,平原变为丘陵、亚速海高地和顿涅茨山脉,海拔上升为200~300米;另一个是沿克里米亚半岛南部边缘,形似平顶山的克里米亚山脉海拔上升到了平均700~1200米的高度并陡降到海平面。
  黑海和亚速海北岸低地则是欧亚的温带干旱草原,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全年主要刮北风,北方草原边境的山区阻滞了大部分的湿气。年降雨量为350~450毫米,6月是丰水期,接下来则是炎热而干燥的漫长夏季(Jordan et al.,2001,Table 2)。每年的降雨变化很大,夏天季风造成了严重的干旱,位于第聂伯河下游、莫洛奇纳亚河Molochnaja)和克里米亚最北部(锡瓦什湖的岸边)之间的地区非常干旱,有些年份降雨量降到了300毫米。湿气供给不足,再加上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阻止了森林向海岸平原扩展。树木(以橡树为主)和灌木生长在河道的坡地、河谷和洼地的湿润地带,而主要河流的河口则有大片冲积平原形成的森林。然而,这里大部分地方是不长树木的干旱平原,覆盖着耐旱草地。平原上最不宜居的戈壁滩位于克里米亚北部的锡瓦什湖(Sivash)附近,那里的盐碱地只有少量的耐寒植被。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自然环境 (1)
第二章 技术框架 (14)
第三章 欧亚大陆:新石器时代的序幕 (32)
第四章 库班河下游河谷 (59)
第五章 黑海北岸草原 (184)
第六章 黑海西岸湿地 (240)
第七章 未知海岸:安纳托利亚海岸 (325)
第八章 结语:黑海和外部世界 (368)
参考文献 (3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