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研究/人文日新学术文丛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2691532
  • 作      者:
    作者:叶文芳|责编:纪海虹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叶文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传播学博士,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首都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顾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领域诉讼志愿服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监管、版权管理与运营。
  出版《西方版权法》《西方版权贸易与沿革》《西方出版贸易实务》《西方出版案例分析》《出版历史与文化简明英文教程》《图书价格管理制度研究》等多部著作,其中《西方版权法》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西方出版贸易实务》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国有著作权管理的理论思考及司法建议》《新媒体语境下资源类平台的版权获取范式与使用边界》《MOOC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制度研究》《互联网版权纠纷及传统媒体转型》人工智能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对出版业的挑战与对策》等核心、CSSCI检索、ISTP检索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相继进入新闻传媒领域,新闻作品的生产主体、表达形式、传播渠道以及公众获取新闻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新闻作品的版权归属、版权保护和维权救济等方面带来系列挑战。《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研究》以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正当性为研究基础,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国际法律渊源进行历史钩沉,厘清互联网语境下的“版权生态”的概念与内涵,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确定版权生态体系的层级设置与相互关系,构建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及各层级要素,对中国新闻作品的版权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梳理中国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立法、司法、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规划等角度对中国新闻作品版权生态发展提出多元化建议,以期中国新闻作品能够在生态发展中寻求新的平衡点,其版权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和体现,实现共生共融的版权生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人类的新闻活动史、新闻实践史表明,新闻来源于事实,新闻是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运用一定符号系统或符号方式对事实的反映和呈现(杨保军,2019)。而版权(即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运用符号系统或符号方式对思想及事实有创新性的表达,以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长达300多年的版权法历经了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但其核心内容是围绕以印刷术为代表的传统媒介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权利主体和客体的法律规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国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矛盾。其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新创作与版权法适用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新闻体制下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商业媒体平台对新闻作品的版权资产的归属、使用和配置之间的矛盾。诞生于印刷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无法有效适用和解释快速发展的新闻生产与呈现方式,导致新闻和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边界不清晰,以及新闻作品互联网付费转载的运营机制无法有效运转。同时,国家对传统媒体新闻采访权的保护使得时政类新闻作品的报道相对集中,互联网商业媒体平台非时政内容海量呈现,新闻作品的版权链呈单向性,尽管授权规模巨大,但因其分散性强,导致版权经济权利难以全面实现。因此,中国新闻媒体行业亟须相对明晰的版权财产权立法,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提供法律框架,在多元的新闻版权主体、新闻版权客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版权的交互性(如数字版权流转)、动态性、延展性等特征,构建多方协同的版权生态圈。
  1.1.2 研究价值
  1.研究的理论价值
  1)为新闻内容研究提供新视角
  在理论新闻学的研究中,新闻与事实的关系问题是新闻研究的本质问题,人与新闻的关系是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引领性问题(杨保军,2019),长期以来,新闻选择、新闻属性、新闻主体和新闻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构成了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大多以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范式展开,而本文以版权法律理论的视角去解析“新闻事实”与“新闻表达”的辩证关系,将新闻理论中的“人与新闻”的关系纳入版权法律体系中的“版权主体和版权客体”研究框架内,将理论新闻学中的新闻类别与版权法律体系中的“单纯事实消息”“时事性文章”“新闻作品”进行对接,分析版权法律规制对不同新闻事实的“新闻表达”的版权保护与限制等法律问题的立法正当性,为理论新闻学的新闻内容研究提供新视角。
  2)为作品版权保护研究提供新框架
  版权理论体系中对作品的保护规制一般都是为了适应新技术、新发展对某一作品作出保护或不保护的法律规定,并对其权利属性、权利行使等方面加以明确,但是由于新闻作品的特殊属性,加上作品传播方式存在多元化趋势,很难对其作出绝对的“保护”或“不保护”的立法结论。本文引入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系统为研究框架,将新闻体制、法律制度、技术革新、产业结构等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版权主体和版权使用者经版权许可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因素纳入一个有机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中,以此构建新闻作品的版权生态圈,为版权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价值 2
1.2 文献综述 4
1.2.1 版权生态的研究 4
1.2 新闻作品版权法律研究 6
1.2.3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对策 10
1.3 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13
1.3.1 研究问题 13
1.3.2 基本概念 15
1.3.3 创新点 16
1.4 研究方法 16
1.4.1 案例分析法 17
1.4.2 比较研究法 17
1.4.3 定量分析法 18
1.4.4 深度访谈法 18

第2章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构建的逻辑基础 19
2.1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正当性 19
2.1.1 思想表达二分法与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正当性 20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新闻作品版权正当性辨析 24
2.1.3 新闻作品版权正当性的法哲学思考 26
2.2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制度的演变之路 28
2.2.1 近代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思想溯源 28
2.2.2 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历史脉络 30
2.2.3 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制度的失灵 37
2.2.4 互联网环境下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国外路径 39
2.3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构建的原则 44
2.3.1 利益平衡原则 44
2.3.2 技术与法律制度良性互动原则 46
2.3.3 生态发展原则 47
2.3 系统观念原则 49

第3章 新闻作品的版权生态体系及其要素 51
3.1 版权生态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51
3.1.1 版权生态与版权生态体系的内涵 52
3.1.2 版权生态体系的构成特征 55
3.2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的构成 56
3.2.1 外部层:体制与产业等方面的宏观考察 59
3.2.2 中间层:层级关系的中观辨析 61
3.2.3 核心层:主体与使用者等方面的微观透视 62
3.3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及其要素 63
3.3.1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的外部层要素构成 63
3.3.2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体系的核心层要素构成 73

第4章 中国新闻作品版权生态的问题分析 80
4.1 中国新闻作品版权生态外部层问题分析 80
4.1.1 中国新闻作品的版权规制 81
4.1.2 中国新闻体制下的新闻内容监管与限制 92
4.1.3 中国新闻传媒产业结构 97
4.1.4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技术应用 105
4.2 中国新闻作品版权生态中间层问题分析 109
4.3 中国新闻作品版权生态核心层问题分析 110
4.3.1 新闻作品的版权主体 112
4.3.2 新闻作品的传播方式 118
4.3.3 新闻作品的版权用户 121
4.3.4 新闻作品的版权许可模式 123

第5章 中国共生共融的新闻作品版权生态的构建 128
5.1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外部层的顶层设计 129
5.1.1 明晰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法律边界 129
5.1.2 技术赋能下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 134
5.1.3 多元的新闻作品版权治理格局 137
5.2 新闻作品版权生态核心层的路径规划 143
5.2.1 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建设 144
5.2.2 版权共享主体的扩展 146
5.2.3 新闻作品法定许可的延伸及限制 149

结语 158

参考文献 162
一、中文文献 162
二、外文文献 16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