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管理
本章旨在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科学事实、起源和原理,掌握当今主要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应对进展、相关协定背景及要求、全球环境治理基本框架,熟悉中国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对策和管理机制,了解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议事规则和立场。
1.1 全球环境问题
1.1.1 什么是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进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期而广泛的不利影响的一系列问题[1]。这些问题涉及超越单个主权国家的边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化学品和废物管理、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危机与水污染、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以及酸雨等,有全方位、大尺度、多层次、长时期、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政治化等特点。
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同时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20世纪30~70年代的"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县骨痛病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其中,前四个事件均与烟雾污染密切相关[2-5]。
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同时,石油紧缺、粮食问题、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和资源匮乏成为影响全球安全的重要环境问题。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揭开了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探索的序篇。《寂静的春天》揭露了由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引起的生态危机。半衰期t1/2长达8年、高生物富集性的DDT造成白头海雕几近灭绝。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6]指出:"尽管地球是*一无二的,但世界却是由多元的社会和国家构成的。在各自为生存与繁荣努力的同时,我们时常忽略了这些行动可能对其他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报告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提出了三个紧密相连的核心议题,即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与发展危机,它们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地球现有的资源和能源远远无法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7]。联合国原秘书长科菲?安南曾指出"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任何危机像环境危机这样,如此清晰地展示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8]。
在上述背景下,1992年5月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9]。2007年12月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形成"巴厘岛路线图",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气候变化提升到了全球安全的高度。
国际上推动环境公约的内在动力起源于全球环境问题和影响,而后环境问题逐渐向重大国际关系问题演变。环境安全被纳入国家的基本利益范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南北格局中的既得优势,在国际环境事务中规避历史环境责任,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义务,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增加了新的障碍。发达国家借助环境保护的名义,动辄干涉和指责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制造发展中国家生态威胁的国际舆论,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1997年,因环境问题导致的阻碍,我国至少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面临困境[10]。
随着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及对工业集团的压力,以及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与贫困互为因果的觉醒。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行动,但不同国家对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认识仍然存在着巨大差异。全球环境问题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本身带来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社会价值体系、世界政治格局甚至经济格局也产生深刻的影响。环境退化和资源短缺在世界许多地方促成暴力冲突。在未来几十年,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可能改变全球政治体系和经济格局的基础。
1.1.2 全球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包含109项建议在内的行动计划,建议成立一个新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73年成立),并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次参与此类环境外交活动,亮相环境外交舞台。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代表团,并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包括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等原则。
20世纪70~80年代全球环境继续恶化,主要表现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蔓延、固体废物污染、森林毁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质恶化、海洋污染等方面。在此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78个国家的代表参与其中,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11]。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理念,提升了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并推动了"南北对话"进程,其中《里约宣言》明确提出了各国应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尤其强调了发达国家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12]。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于约翰内斯堡举行了世界可持续发展*脑会议,共有192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世界可持续发展*脑会议实施计划》,进一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推动了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政治意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2012年6月于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来自188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并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文件,确认了"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个主要议题。会议LOGO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方面—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1972年6月召开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脑会议、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这四次会议可以称之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四大里程碑"(图1-1)。
图1-1 全球环境治理的“四大里程碑”
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社会上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在2000年9月的联合国*脑会议上,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共同通过了一项旨在到2015年将全球贫困水平减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基准)的行动计划,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该计划共分8项具体目标,见表1-1。
2015年,在MDGs到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涵盖17项具体目标(包括无贫穷,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见图1-2),以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进程,旨在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全面解决发展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17-22]。
图1-2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1.2.1 什么是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就是由相应的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它是国际社会行为体(主要指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系列制度化(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机构、原则和程序,主要由结构主体、议题领域、作用渠道、原则规范、操控方式来构成和运作[23]。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法律体系和资金构成三部分。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组织机构包括联合国系统和系统外组织,其中联合国系统包括联合国大会和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大会下又包括在环境领域有任务的专门组织或机构(如粮农、卫生、工业发展、教科文、气象、劳工、国际海事等)、含环境议程的专门机构(开发署、人居署、贸易和发展会议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理事会等。系统外组织主要包括其他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图1-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环境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全球环境事务的牵头部门和权威机构,环境署激发、提倡、教育和促进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推动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正式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是"激发、推动和促进各国及其人民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
图1-3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组织机构
下提高自身生活质量,领导并推动各国建立保护环境的伙伴关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任务是"作为全球环境的权威代言人行事,帮助各政府设定全球环境议程,以及促进在联合国系统内协调一致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层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宗旨是:促进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并为此提出政策建议;在联合国系统内协调并指导环境规划;审查世界环境状况,以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定期审查国家和国际环境政策和措施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影响;促进环境知识传播及信息交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各项决定;根据理事会的政策指导提出联合国环境活动的中、远期规划;制订、执行和协调各项环境方案的活动计划;向理事会提出审议的事项以及有关环境的报告;管理环境基金;就环境规划向联合国系统内的各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等。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组织机构如图1-4所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