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建筑之父”梁思成先生的扛鼎之作。一部迄今为止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推动中国建筑学由蒙昧进入现代学科的开山之作。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206组详细测绘,绝大部分工作由当时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人员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实地完成,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瑰宝重新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shou部由中国人自己编著的民族建筑史,成果博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赞扬!di一次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将中国建筑史纳入系统科学研究领域,使得此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有规律可循,且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营造学社大师的写给国人的中国建筑入门书!自问世以来,便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重点推荐的建筑学通识读物!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中国古代典型建筑类型,一本书看懂中国古代建筑,看懂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版油印本为底本,全新修订,详细注解,增补51幅珍贵手绘建筑图稿、38张建筑高清摄影图,图文并茂。
★四色印刷+裸脊锁线。封面设计高级典雅,内文版式清晰美观。高克重纸,适宜阅读、收藏。
《中国建筑史》是“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进行分期阐述,并逐一分析每一个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列出每个建筑的形制以及传承关系,内容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等中国古代建筑典型。
《中国建筑史》是shou部由中国人自己编著的民族建筑史,它让此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有规律可循!它成书于1944年,当时没有出版条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版了若干油印本,以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授课使用。此次出版,以油印本为底本,全新修订,增补51幅珍贵手绘建筑图稿、38张建筑高清摄影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002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013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015
第二章 上古时期
第一节 上古/026
第二节 春秋战国/029
第三节 秦/032
第三章 两汉时期
第一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大略/036
第二节 汉代实物/043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05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大略/060
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064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070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081
第五章 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088
第二节 隋、唐实物/096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109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时期
第一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120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123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138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佛寺/142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148
第六节 五代、宋、辽、金之实物/156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之分析/202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
第一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216
第二节 元代实物/225
第三节 明代实物/237
第四节 清代实物/254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291
结尾
后记1 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302
后记2 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305
附文: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307
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英国学者李约瑟
在我们心目中,他(梁思成)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
梁思成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使过去混沌状态的中国古代建筑剥去了身上尘埃的外衣,露出了它故有的风采。
——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