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火炮武器--多管火箭炮系统БМ-21
0.00     定价 ¥ 7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351378
  • 作      者:
    作者:(俄罗斯)В.В.库拉科夫//Е.И.喀什琳娜//О.Ю.喀什琳娜//Ю.И.利特温|责编:钟博|译者:许耀峰//崔青春//张世全//刘朋科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作者简介
  许耀峰,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运锋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担任中国兵工学会理事、火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等学术职务。曾担任某自行迫榴炮武器系统、某自行火箭炮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现担任某国防173重点项目技术首席、某新一代自行加榴炮演示验证总研究师等技术职务,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兵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工委个人一等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技术成果和个人荣誉,主编《现代火炮工程设计手册》等3部专著,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授权/受理国防发明专利30余项。

  崔青春,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迫榴炮、迫击炮技术及装备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多个内装型号、预研及军贸型号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张世全,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中北大学火炮专业,曾在四川大学、俄罗斯波罗的海国立技术大学访学。长期从事火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工作,科研成果已在型号装备中成功批产应用。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

  刘朋科,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担任吴运铎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火炮动力学研究工作,先后主负责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国防173重点项目课题、国防科工局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根据俄罗斯高等院校开设的《火炮武器》课程讲义、火炮武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БМ-21火箭炮的技术说明和使用指南等文献内容写作而成。全书共17章,简述了火箭炮的发展历程、结构、操作顺序和规则,以及火炮武器弹药的操作和维修特点。着重介绍了多管火箭炮系统БМ-21结构、战术技术和使用保养方面的特点,并说明了各机构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故障的具体方法。此外本书还单设章节描写了现代多管火箭炮领域研发的新型射击自动化系统、射击指挥和弹药等新内容。


本书适用于火炮工程、弹药工程等相关专业高校师生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火炮系统科研、生产、试验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火箭炮的发展历史和作战使用不
  1.1 火箭炮的起源
  在中世纪,中国人使用名为“火枪”的武器。它是一种内部装满火药的空心管,并固定在杆上。这种空心管依靠火药燃烧的能量飞向敌人并发生爆炸。
  15世纪初期,朝鲜人改进了这种武器。该改进的武器可同时发射10发弹,名为“火力车”(XBaxqu)(原书提到朝鲜发明的“神机箭”,但史料记载“神机箭”为我国明代时由我国传人朝鲜,有待考证)。
  “火力车”是轮式推车型,其上安装由外切圆管形成的独特箱组,管中装有带飞行稳定翼的箭和火药装药,它们被命名为CHHTMIXOH。
  最初,箱中有100支箭,随后数量增加到200支。箱中有50个单元孔,每个单元孔可放置4支箭。“火力车”的射击精度不高,但火力密度达到了杀伤要求。例如,1593年朝鲜成功利用“火力车”在要塞防御上彻底清除了日本扩张主义威胁。
  根据射角和地形的不同,“火力车”的打击敌人的范围为100-500m。
  俄罗斯杰出的火箭炮设计专家康斯坦丁诺夫中尉认为该武器“在仅用火药的地方同时使用火箭与火炮。”
  在俄罗斯,类似的装备有更大的进展。这就是用于发射火箭的齐射装置——布特卡和箱,它可同时/突然发射5发弹。
  火箭炮一直在不断改进。1813年,在莱比锡战役期间,隶属于沃龙佐夫伯爵部队的英国火箭炮连利用专用炮架同时发射5发火箭弹,成功地抵抗了法国骑兵的袭击。
  英国使用的是野战火箭发射架。该装置由安装在2个车轮上的可装弹扁平发射箱组成。该炮架上布置了8根约12俄尺(3657.6mm)长的铜制火箭管。该管可通过一个铁制支架和齿轮带组成的特殊装置形成不同的射角。
  磨损的叶状铁板不仅用来向身管中装填火箭弹,还可用于身管尾部的关闩。所有8发火箭弹的发射都是通过一个专用闩体(枪门)进行的。
  法国也有可以同时发射所有火箭弹的类似发射装置。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时期,美国利用轻型炮架发射火箭弹。该装置装有4个长约8俄尺(2438.4m)的铁质身管。
  俄国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使用了信号弹、照明弹和燃烧弹弹头。到18世纪,烟幕弹的结构可以分为战斗部(弹头)、火箭部和侧稳定器(侧火箭尾翼,固定在火箭弹体的侧面)。在俄罗斯和其他国家,这种结构(战斗部和带侧稳定器的火箭部)被应用于大多数现代化火箭弹药中。
  1680年,莫斯科建立了第1个专业的用于生产火药、信号弹以及烟幕弹配套件的“火箭机构”。除此之外,圣彼得堡的一个烟火试验室也生产该类火箭弹。
  在彼得一世的亲自领导下,1717年,俄国研制出了25mm(1俄磅重,1俄磅≈409.5g)的信号弹样机。该样机在4~5s内达到飞行高度1000m,然后在12~15秒内落下。该火箭弹在俄国部队服役了150年。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火箭炮的发展历史和作战使用 001
1.1 火箭炮的起源 001
1.2 火箭炮的发展远景 017

第2章 БМ-21火箭炮和弹药概况 022
2.1 БМ-21火箭炮的用途、结构组成及战术技术性能 022
2.2 БМ-21火箭炮的基本结构 024
2.3 БМ-21火箭炮的弹药 026

第3章 起落部分 030
3.1 摇架 030
3.2 定向器 032
3.3 平衡机 034
3.4 定向管 035

第4章 回转部分 037
4.1 回转盘 037
4.2 座圈 037
4.3 高低机 038
4.4 方向机 041
4.5手摇传动装置 044
4.6高低固定器 045
4.7方向固定器 047

第5章 底盘 049
5.1 副车架 049
5.2 板簧固定器 050

第6章 气动装置 053

第7章 电传动装置 056
7.1 自发电装置 056
7.2 方向机和高低机的传动装置 062

第8章 发火电路 069
8.1 发火电路的组成 070
8.2 电气安装件 072
8.3 使用9B370M装置射击 073

第9章 瞄准装置 075
9.1 Д726-45瞄准具 075
9.2 ПГ-1M周视瞄准镜 077
9.3 К-1火箭炮标定器 078

第10章 辅助电气设备和无线电设备 080
10.1 辅助电气设备 080
10.2 无线电设备 081
10.3 “光束”-C71M照明具 083

第11章 М-21ОФ火箭弹 084
11.1 战斗部 084
11.2 火箭部 085
11.3 МРВ-У和МРВ引信 087

第12章 2T254运弹(运输)车 092

第13章 备件、工具和附件(备附具) 095

第14章 火箭炮状态转换 097
14.1 火箭炮由行军状态转换为战斗状态 097
14.2 火箭炮由战斗状态转换为行军状态 097

第15章 火箭炮射击前准备 099
15.1 火箭炮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099
15.2 火箭炮外观和机构检查 100
15.3 脉冲信号发生器准备 101
15.4 瞄准装置检查与规正 101
15.5 火箭弹准备 103
15.6 火箭炮的装弹和退弹 104

第16章 火箭炮的技术保养 106

第17章 技术保养时机构动作检查方法 109
17.1 高低和方向固定器动作检查 109
17.2板簧固定器动作检查 110
17.3 手摇传动装置链条的张紧度检查 110
17.4 高低机空回检查 111
17.5 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力检查 111
17.6 高低机离合器打滑力检查 111
17.7 安全离合器打滑力检查. 112
17.8 用电传动系统高低角限位器工作情况检查 113
17.9 用电传动系统方向角限位器工作情况检查 114
17.10 电传动系统组件的插座及插头检查 115
17.11 电传动系统检查 115
17.12 车外定向器射击电路检查 116
17.13 机械式象限仪检查 118
17.14 炮目高低角装定器空回测定 118
17.15 高角装定器空回测定 119
17.16 周视瞄准镜方向角和高低俯仰的空回测定 119
17.17 瞄准具纵向和横向不可恢复晃动量测定 120
17.18 瞄准具装定示值正确性检查 120
17.19 瞄准具固定检查 121
17.20 高低水准器调整正确性检查 121
17.21 倾斜水准器调整正确性检查 122
17.22 瞄准线偏移量检查 122

原始资料与参考文献 133
原始资料 133
参考文献 134

附录 140
附录1 140
附录2 143
附录3 145
附录4 148
附录5 150
附录6 151
附录7 1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