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糖尿病健康管理108问
0.00     定价 ¥ 1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7252080
  • 作      者:
    编者:陈怡君//刘文清//李昌熙|责编:王晓磊
  • 出 版 社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怡君,高级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师、记者、报纸编辑,自2002年至今从事营养教育和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

  刘文清,副主任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自2009年至今从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

  李昌熙,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常委。
展开
内容介绍
  《糖尿病健康管理108问精彩文摘》围绕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从认知重构、血糖监测、疾病本质、并发症预防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展开。
  第一篇为认知重构:解码糖尿病的前世今生。来一场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的思想跃迁,不教您背诵血糖值标准,而是带您看懂身体的信号:为什么忍饥挨饿血糖还是高?为什么空腹血糖总是居高不下?——在这些直播间里常见的问题背后,是糖友深深的焦虑。
  第二篇为餐桌“革命”:科学低碳,吃饱吃好糖更好。“糖友友黄金饮食法则”,杂豆饭制作,一日三餐的营养均衡有滋有味,这些才是控糖真正的有力武器!
  第三篇为生活重塑情绪、睡眠与运动的“三角支架”。收录了科学运动、心态调节、助眠方法,也收录了糖友的困惑、尝试和生活小妙招。
  第四篇为代谢修复:精准营养,给身体一次重启的机会。直播间、控糖周训练营中捷报频传,那一张张对比鲜明的体检报告单,让我们在实践中坚信:糖尿病不仅可防可控,而且可缓解、可逆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认知重构:解码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来一场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的思想跃迁,不教您背诵血糖值标准,而是带您看懂身体的信号:为什么忍饥挨饿后血糖还是高?为什么空腹血糖总是居高不下?——在这些直播间里常见的问题背后,是糖友最深的焦虑。了解糖尿病的本质,知己知彼,与血糖“和解”,您也可以。
  “数”说血糖
  血糖高不高,跟着感觉走是不靠谱的,准确的检测数据是个体病程判断的可靠依据。生活中某些食物能不能吃、能吃多少,药物是否有效、用量是否合理都与血糖水平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看,逆转高血糖的第一要务就是把血糖数据测准。
  1.如何正确测量血糖?
  ①温水清洁双手,用毛巾充分擦干。
  ②取出一张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看到屏幕上出现数字或声音提示后,就启动成功了。
  ③用乙醇棉片或者棉签擦拭你要采血的手指部位,消毒皮肤,等待乙醇挥发。
  ④将采血针装到采血笔上,用采血针轻扎一下手指,轻轻挤压手指两侧,挤出一滴血,弃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用于检测。
  ⑤用血糖仪上的试纸去接触手指上的血液,吸人足量血样以后用棉签按压指尖止血。
  ⑥血糖仪倒计时读秒结束,读取血糖仪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2.测血糖时怎么扎手指不痛?
  一般来说,十个手指选择无名指采血最佳。当然,如果频繁监测血糖,可以无名指、中指、小拇指轮流采血。末梢神经集中在指尖前段中部,两侧较少,所以侧面采血能减少疼痛。对痛觉敏感的患者,可以选用低痛或无痛采血针,减少疼痛感。
  采血前选择好采血笔刺穿深度,建议选“2”左右,扎针的时候,采血笔紧贴皮肤。注意这些细节,会明显减少疼痛感。
  3.测血糖时有哪些错误做法?
  测血糖时,要一次性采够血样。如果采样不足,用力挤压手指,会导致皮下组织液进入血液样本,影响测量结果。如果手指冰凉,可揉搓双手或用温水浸泡,或从手指根部推向指尖,使指尖血液丰富后再采血。以下测血糖的错误做法要注意避开。
  ①没有洗干净双手。测血糖前不洗手,结果通常不准确,因为血液样本里会混入其他成分。
  ②同一位置反复采血。同一位置重复戳刺容易引发感染,建议每次测血糖时用不同的手指位置。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认知重构:解码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数”说血糖 3
1.如何正确测量血糖? 3
2.测血糖时怎么扎手指不痛? 4
3.测血糖时有哪些错误做法? 4
4.血糖仪什么情况下需要矫正?血糖仪和试纸存放有哪些注意事项? 5
5.什么是餐前血糖? 6
6.什么是睡前血糖? 7
7.什么是随机血糖? 7
8.什么是空腹血糖?测空腹血糖的误区有哪些? 7
9.什么是餐后2小时血糖?什么时候开始计时测餐后血糖? 8
10.每天测几次血糖合适? 9
11.如何记录监测血糖的信息? 10
12.两个血糖仪监测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11
了解2型糖尿病,为糖友解密 12
1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2
14.胰岛是什么“岛”?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有哪些表现? 13
15.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5
16.糖尿病靠近时,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16
17.为什么仅靠吃药、打针控制不住血糖? 17
18.空腹血糖正常是否就能高枕无忧? 18
19.空腹血糖为什么降不下来? 19
20.空腹血糖为什么比前一天晚餐后血糖还高? 20
21.早餐后血糖低于空腹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21
22.餐后血糖为什么控制不好? 22
23.为什么忍饥挨饿血糖还是高? 22
24.天气转凉对血糖有什么影响? 22
25.糖友血糖升高,为什么又会出现低血糖? 23
26.低血糖的标准数值是多少?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24
27.发生了低血糖怎么办? 25
28.为什么血糖明明超高,却出现了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的表现? 25
29.什么是糖尿病缓解?如何达成缓解状态? 26
糖尿病并发症已经悄悄来到了您的身边 28
30.为什么糖友很容易疲劳又难恢复? 28
31.小便有泡沫、眼睛模糊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29
32.出现视力下降、飞蚊症甚至眼底出血怎么办? 30
33.胸闷、心慌、背痛是怎么回事? 32
34.为什么说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等危症? 32
35.手脚冰凉、麻木、感觉异常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33
36.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丢三落四,老忘事,怎么办? 34
37.糖友为什么越来越瘦? 35
38.高血糖对肠道的危害有哪些? 36
39.糖友口臭、口干、胃肠功能紊乱怎么办? 37
40.糖友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肠漏症?有哪些危害? 38
41.肠道益生菌对治疗糖尿病有帮助吗? 39
42.没有食欲,一吃就饱,这是什么情况? 40
43.皮肤总是出疖子或小便痛反复发作是怎么回事? 41
44.皮肤受伤了,伤口很难愈合怎么办? 41
45.与皮肤相关的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42
46.经常感到关节酸痛,上下楼梯有无力感,走路会有卡顿感,为什么? 44
47.为什么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45
通过健康管理,糖尿病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 46
48.糖友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46
49.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是多少? 47
50.糖友在家自我监测的项目有哪些? 47
51.糖友需要去医院定期监测的项目有哪些? 48
52.什么是血糖稳定?什么是血糖波动大? 49
53.血糖波动大的危害有哪些? 49
54.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血糖稳定是关键,如何保持血糖稳定? 50
55.糖尿病能治好吗? 51

第二篇 餐桌“革命”:科学低碳,吃饱吃好糖更好

第三篇 生活重塑:情绪、睡眠与运动的“三角支架”

第四篇 代谢修复:精准营养,给身体一次重启的机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