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沈贤修日记/蜀人日记丛刊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3122540
  • 作      者:
    作者:沈贤修|责编:王承军|整理:江荞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编辑推荐

晚清著名书法篆刻家沈贤修在蓬溪县任“盐大使”期间的日记汇编。


展开
作者简介

沈贤修(1835—1911),一字禅和子,号鹤子,安徽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流寓四川。曾任蓬溪县盐大使,著有《沈贤修印谱》《定生慧盦诗集》等。

 

江荞,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川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沈贤修(1836-1911)是诗书画印全能、儒佛吏隐兼具的传统文人,一生所历,恰值清王朝盛衰荡覆的全过程。他20岁左右在京时即开始写日记,24岁随父宦入蜀,至病逝之前一年,始终保持写作日记的习惯,总计前后时间跨度约55年之久,留下了那个时代,尤其是四川近代社会的大量历史记录。
  沈贤修逝世后,随着社会动荡变迁,其日记也存佚流散,全貌不复。本次整理仅为其中一部分,时间自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九月十日起,迄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除夕止,含闰月连续共近53个月。现谨就整理中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文本。此次整理,所据为沈贤修日记手稿原本。
  二、关于标点。日记原稿无标点、无断句,整理时按照文意断句标点。
  三、日记中的双行小字自注,置于前后括号内,以与正文区别。
  四、关于注释。沈贤修系安徽人,祖辈即因“异地为官”的规定入蜀,且其本人家庭关系亦较复杂,故日记中频频出现的家族和家庭成员,成为阅读时难以绕避的问题。对此,整理过程中经多方检索,力予逐一注释,但仍难尽详。其他则择要略注。
展开
精彩书摘
  《沈贤修日记》:
  二日丁未天气晴霁,日午朝食。以小楷录《送牟惠庵》五律八首。薄暮晚餐,入夜仍雨,一洗炎热,顿觉凉爽。
  三日戊申天气浓阴。日午朝食。检得宣纸作横幅,以行书录昨日所得五律,将以之赠牟惠庵。薄暮晚餐,天霁,夜见星。
  四日己酉晨起,清露沆瀣,天气晴明。作简致周梅生,遣役蒋荣持往。役甫行,梅生遣下走持书来,复作答。
  电传,奉上谕:“四川正考官着刘恩溥去,副考官着张筠去。钦此。”朝食汤饼。延徐炳灵来为闺人诊视。夕餐,夜见新月。役旋,得梅生书。
  五日庚戌作书致周梅生,交牟惠庵仆周祥持还杨桃溪。先大母生日,致祭。天气晴热,日午朝食。其稚晨间呕吐,延徐炳灵来诊视。作第六书谕其谷。薄暮晚餐。舟子聂兴顺献绿沉瓜二枚。得梅生书。
  六日辛亥诣盐关紫云官镇江王位前行香。理发。天气晴热。农民陈国治献新稻。日午朝食。赤日如火伞,炎暑特甚,挥汗不止。康保腹痛,延徐炳灵来诊视。夕餐,入夜月。
  七日壬子作书致杜德玉,以寄其谷家书丐其寄都,为寄朱提五十金,遣役邹兴持往遂宁。初,向庆印堂假得百金,作书致之,遣仆山云往取。朝食后仆还,得印堂报书。王紫垣书斋西向,儿辈读书虑其受暑,属紫垣暂移宜园宾厨。闺人后日生辰,吏役以酒烛礼物为寿,受镈、梨饼、沙棠果、桃,却余物。薄暮家人具酒食为闺人寿,予以天热不入座。入夜星宿。
  八日癸丑天气炎热。陈仲钧大令奉檄摄遂宁县事,舟行过此,遣役持刺来候,亦使仆候之。闺人生日,偕全家为寿,王紫垣、协堂来贺,吏役、仆媪、下走皆贺。朝食汤饼。
  有大兴部梨园子弟来,明日于紫云官镇江王位前赛神,是日先使入署演剧,为闺人寿,偕家人聚观。薄暮置酒,及家人聚饮,赉吏役、仆媪酒食。作书寄晚雏弟。
  得洪叔雨大令书,于月之朔日视事。役周兴自遂宁还,得杜德玉书,馈绿沉瓜十枚。得其谷四月十五日第七书,移居正阳门内东交民巷水獭胡同。得子宜弟五月十三日黔中书。晚雏弟新生女,请名于予,命之日“绅”,作书寄之。
  九日甲寅晨起濯足,天气酷热,日午朝食,料理俗事。延徐炳灵来为康保、女纹诊视。理发。作书答洪叔雨。薄暮晚餐,大风,微雨旋止。剖绿沉瓜。
  十日乙卯五更起。初,丐周梅生为蹇修,聘其从叔绳初刺史继宪之幼女为其颖继室,是日纳采、请期。呼肩舆发康家渡,二十里至青堤渡小憩,十里至杨桃溪。诣张雩庵,少坐;诣洪叔雨大令,少谈。谒牟惠庵、周梅生,请惠庵为其颖书生年月日时于采简左;梅生亦请书绳初女生年月日时于简右,系同治八年三月三十日戌时,请期于七月二十九日卯时迎娶。致周子玉及其兄菊生劭恩书。予咸丰辛酉就婚涪陵,与绳初时相聚,忽忽三十四年矣!
  惠庵设榻留小住,以送别五律八首书作横幅,及玛瑙石烟瓶赠之。共梅生、惠庵、灿生朝食。高舂,庆印堂来,亦留宿,及三君聚谈。天气炎热,解衣避暑,薄暮晚餐。叔雨来,谈至三更散。
  十有一日丙辰牟灿生赴黔应乡试辞别。局勇自成都还,得纺女月之六日第十一书。张二南、李荩臣于镇江王庙演剧赛神邀饮,偕牟惠庵、庆印堂往,洪叔雨、张雩庵继至。魁盛部演剧,梨园子弟皆秦人。高舂开筵,以天热,可以早散。酒阑,印堂以事还,偕惠庵归,及周梅生清谈避暑。下舂,叔雨来,惠庵留共晚饮,移几榻阶前纳凉,谈至三更散。作书谕其颖。
  十有二日丁巳天气酷热,晨起即挥汗不止。理发,共牟惠庵、周梅生朝食。作书寄子克弟,过洪叔雨处谈良久。吴菱初奉檄调成都,给事文闱,自射洪至,来诣惠庵,留晚饮,更邀叔雨、张雩庵来同聚。下春置酒,初更酒阑,于阶前纳凉。菱初、雩庵行,及叔雨、梅生、惠庵谈至三更散。
  十有三日戊午赤日如火伞,炎热尤烈。步访张二南、李荩臣、张雩庵,皆少谈归。洪叔雨于镇江王庙演剧,邀午饮观剧。诣吴菱初,不值。赴饮所,二南、荩臣、雩庵、菱初、惠庵、李奇生继至,庆印堂自青堤渡至。日午张筵,王讌丞、刘香亭、李春蜗、郭仲穆、喻鸣杰、陈半亭少府堉、洪季良同座。半亭,叔雨甥也,旧相识,奉讳随叔雨来此。高舂酒阑,散归。
  作书致吴蓬阁司马,时任绵州,属惠庵也。雩庵邀晚饮,偕惠庵、梅生、印堂往,菱初已至,及惠庵象戏。下舂置酒,食品精美,不输段家食宪章,足资果腹,初更酒阑。雩庵寓所依山傍涧,门外田畴绣错,竹树弯环,颇饶山林之趣。偕诸君移几纳凉,月色澄明,烟光笼罩,好景娱闲,正未易得耳。二更后,偕惠庵、印堂、梅生踏月归,菱初径去。
  ……
展开
目录
光绪十九年癸巳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绪二十年甲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闰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